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中国科协年会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 他们都在聊些什么呢?

中国科协年会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 他们都在聊些什么呢?

时间:2020-10-30 01:46:21

相关推荐

中国科协年会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 他们都在聊些什么呢?

中日科技创新合作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大。在当前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中日科学家更应该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

▲6月28日下午,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现场

"科学家应该多做什么研究才有价值?""我想了解中国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都有哪些做法?"6月28日下午,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科协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多名优秀青年科研人员也参加了本次活动。中日科学家们都谈论了些什么?他们都在关注些什么呢?

科学家一定要做有价值的研究

很多人会发现,在科学界现在一些研究人员所做的都是一些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有的人运用看似新问题、新方法、新手段而研究出的成果,但是只要仔细去探究,就会发现其往往并无实质性的发现和创新。多年来,这样的问题在我国尤其严重,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也阻碍了创新性科研人才的涌现。我国整体科研质量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田禾是本次论坛的中方学术召集人,他表示,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超过8000万人,研究人员数量超过150万,规模已经是世界最大的,但是科学技术研究很多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提高。科研人员在理论性、基础性方面要多做一流的、顶级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田禾在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现场

另外要多"做有意义的研究",其主要有两个判断:第一个是它的重要性,这种成果它的受益范围有多广,研究的成果要有一种不可替代性;另外一个是独创性,也就是其研究是一些非常具有独特研究特色的东西,但是要想做到并不容易。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青蒿素就是一个典型,田禾说:"全球大概有33亿人处于感染疟疾的危险之中,所以如果没有治疗的话会产生很大的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感染疟疾患者多达3亿—5亿人,将近100万人因缺乏有效药物救治而死亡。因此上世纪70年代,屠呦呦等中国科学家首先发现青蒿素能治疗疟疾,令全球医学界欢欣鼓舞。

,赤崎勇、天野弘和中村修二凭借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蓝光LED实现了人类照明的高效率,这也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很多时候,一些重要的研究还可以继续深入下去,青蒿素也是如此。这些年来,不仅屠呦呦团队依旧在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国内外也有多个科研团队在组织力量进行攻关。

田禾表示,像青蒿素、蓝光LED这样的"非常有意义的研究",科研人员应该花大力气多做一些。这种观点也得到了与会中日科学家的认同。

跨学科交流中迸发火花

在我们平时的学术交流活动中,除了较大规模的学术报告,一般小范围的正式学术讨论很难见到跨学科的交流,当完全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将会是什么样的风景呢?

在对话环节中,10位中日科学家们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丰富的内容涵盖了生物化学、脑科学与医学、材料科学、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科技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尽管科学家们在五六分钟的报告阶段都是介绍自己所在领域的研究,但是在延伸中不知不觉就实现了学科的交叉和跨越。

比如化学很自然地就与分子生物学结合起来,并延伸到医学与健康、人工智能、人口老龄化等一些领域。在交流的过程中,中日科学家们相互脑力激荡,从跨学科融合发展、产学研官结合、科研成果产业链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对话,如何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等话题更是受到两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研究开发战略中心主任野依良治是本次论坛的日方学术召集人,他表示科学没有国界,并且科学界的很多人有很多不同的想法,这种多样性的想法对促进科技的发展非常重要。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在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会上发言

事实上,能够在多样化、在不同声音的评价下去发展科学,反而是很好的一种状态。

很多人发现,在科学家们的交流中一些截然不同譬如量子计算机与化学之间,似乎是完全不搭界的领域,但实际上现在化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量子计算机提供基础支撑,而化学的发展也会推动量子计算的发展。并且现在,这些学科的发展,都与人工智能密切结合在一起。

因此,在科学界,适当的跨学科交流是必要的,也是极其重要的。遗憾的是,现在依旧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种跨学科交流的价值,他们只喜欢整天囿于自己所在的小圈子,对跨界的事情不去关注,更不会想着和自己的专业结合。实际上,现在一些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已经越来越多地在交叉学科中出现,很多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在跨学科中收获惊喜的。

科研成果转化难题是共同关注话题

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应用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很多应用型的科技而言,只有实现了成果转化,产生经济或者是社会效益,才能实现其价值。但在现实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科研成果并没有实现转化,有的甚至还导致了价值的丧失。中日科学家们对此都有什么心得呢?在成果转化中,如何推进具有实际意义的研发呢?

有时,可能选对方向很重要。这次参加对话的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张万斌,上个世纪90年代获得日本政府奖学金赴日本大阪大学留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而后又在日本从事了多年的研究。在日本期间,他主要从事不对称催化、药物合成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张万斌回国在上海交大任职以后不久,他瞄准了青蒿素的化学合成。因为屠呦呦等人在我国实现青蒿素的提取主要用的是生物质提取的方法,由于植物中天然含有的青蒿素含量很低,一般来说一吨黄花蒿只能提取6到8公斤青蒿素,使得该药生产成本很高,药价非常昂贵。

▲6月28日下午,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现场

为此,世界多个国家的科研团队都瞄准了通过化学合成来生产青蒿素的方式。张万斌认为这个领域的突破对我国有着巨大的价值,他决定从开始好好攻关一下。经过这些年持续的科研攻关,他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常规的化学合成方法,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目前即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在交流中,野依良治也对中国的科研成果转化产生了兴趣,他说在日本大学界的基础研究领域,很多研究也和产业结合得不好,研究难以实现向应用的转化,想了解中国现在都有哪些做法。

田禾介绍了现在中国正在推进的产、学、研、官合作模式,尤其现在中国的科学家可以停薪留职下海创业受到了日本科学家的好奇与关注。

而后日本九州大学的田中敬二教授在讲述完自己的研究以后,又向中国科学家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多所大学、研究机构与19家企业组成的大的产学研联合体,这种抱团取暖、团体作战的产学研模式又给了中国科学家很大的启发。

不过田中敬二也表示,大型项目如果一起来做,或者说有很多大学、研究机构或者企业参与的项目,该怎么去保护它的知识产权,将来的知识产权由谁来共享和分享,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倡导发展出和西方不一样的科技

野依良治是日本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也是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继福井谦一和白川英树之后,第三位在化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他的诺奖研究成果不仅很重要,而且很有意思。

科学研究发现,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光学异构体,其就像人的左右手,镜像对称,但是方向左右相反而又不能完全重合,这样的两种分子被称之为手性分子。在化学药物领域,往往这样的手性分子气味、味道以及作用都大相径庭;一方有益,而另一方就有害;一方是良药,另一方就是毒药。例如酞胺哌啶酮,它一方面有镇静作用,可作安眠药;但同时它的光学异构体又会导致生物体畸形发育,孕妇服用就可致婴儿畸形。

▲6月28日下午,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现场

150年前,法国科学家帕斯茨尔说,人类没有单纯只合成有益物质的能力。但不信邪的科学家们打破了这个论断。野依良治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性能更为优异的手性催化剂。利用他的这种技术,现在已经能够生产完全只是有益、或者是人类需要的化合物,而不必再为不需要的光学异构体处理而烦恼。目前,很多化学制品、药物和新材料的制造,都得益于野依良治的研究。2001年,他也因为该项研究与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雷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尽管野依良治的成就是在身为美国人的威廉·诺尔斯的基础上取得的新突破,但他也十分看好中日文化中一些独特的东西。他说中国和日本都属于东方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地理文化,应该把它作为优势去发展具有独特优势的科学技术。中国拥有很悠久的历史,比方说中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的针灸学等这些东西在西方可能不一定会被认可是科学,但是这些东西有的是有很大效果的,是真实有效的。

野依良治说在日本也有同样的事情,这些领域值得深入去研究。他认为作为东方人,中国和日本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有些西方人考虑不到的地方,中日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可以以此去发扬具有自己传统优势的科学技术。事实上,屠呦呦的突破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启示,这值得我国科学界高度重视。

"中国、日本,包括韩国,我们属于同一个汉字圈,我们可以进行合作,我们可以发展出和西方不一样的科学技术来。" 野依良治表示。

中日科学家需要推动高端互访交流

野依良治一直十分看好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早在1980年代,他就注意到中国的潜力,并呼吁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学者关注中国,主张日本与中国进行科技合作。这些年除了自身与中国科学家进行一些合作研究以外,他一直尽力推动中日科研机构合作、中日青年科技人员交流,也积极邀请中国访问学者到日本交流学习,他想通过两国的这种合作与交流培养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导型科学家。

在担任名古屋大学教授期间,野依良治还培养了10多名中国留学生,现在多数已经回到中国,并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骨干力量。这些年来,在他的推动下,每年都有一批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大学的研究生以联合培养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员等形式到日本赫赫有名的理化学研究所(RIKEN,地位相当于中国科学院)研究学习。

冲村宪树教授20多年来一直在从事中日之间的科技合作,他说这些年中日之间互派了很多科学家进行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也推进了一些合作,现在正在讨论要进行高端科学家互访的计划。

野依良治表示,JST是日本科技创新的核心机构,也是具有世界顶尖科研水平的网络型研究机构和共创未来型科技创新的领导者。该机构多年来与中国一直有各种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很多中日科学家也在这种合作机制中成长起来,他希望中日之间的合作在未来能够更上一层楼。

▲6月28日下午,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现场

中国科协有关领导表示,中日是近邻,也是亚洲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多年来两国互学互鉴,促进了各自发展。1980年《中日科技合作协定》签订后,中日两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随着中日两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两国在科研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双向互动频繁、合作也更趋深化。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效率是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此次高层对话的专家们认为,中日科技创新合作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大。在当前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中日科学家更应该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