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杜甫江阁望月

杜甫江阁望月

时间:2024-05-20 14:18:18

相关推荐

杜甫江阁望月

澄澈透碧,皎皎圆轮,江月年年相似,照人间万户,芳甸花林。仲秋日,湘江岸,杜甫江阁望月,大概是极好的。杜甫曾在秦州望月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其生命的最后几年行迹于湖湘,寄居于湘江边上江阁之时,想必亦曾江阁中望月思乡吧。

自后世回溯,对于唐朝而言,安史之乱可谓盛世之终点。不过置身其中,未必看得清楚。杜甫起初仅将这场动乱视作盛世中的灾难,怜悯其中百姓,而其当时刚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职位不高,亦可玉在椟中以谋前途。

只是乱世岂有太平日,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际遇辗转,颠沛流离,目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待到逃离被攻陷之长安,直奔唐肃宗,得授任左拾遗。只是乍“麻鞋见天子”,有了在朝参政机会,却因耿直之谏诤触怒肃宗,从天子近臣贬为地方小官,又夹缝于党争之中,国破山河满目生悲,终于乾元二年(759)秋弃官,开始了下半生辗转漂泊之生活。

西至秦州,又赴川蜀,杜甫四处漂泊时,主要生活来源常是“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大历三年(768)初,闻友人韦之晋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当刺史,决意投靠。这年置得一叶轻舟,便开启了其东游之旅,出峡至江陵,后沿长江经城陵矶入洞庭,岳阳稍作停留,又溯湘江而上,辗转到了衡州,结果韦之晋已改任潭州刺史,淹留不久又转帆返回潭州(今湖南长沙)。只是满怀希望而遽返,韦之晋却已暴病身亡。投靠无望,“潇湘游”之路跌宕曲折。

其时,杜甫虽已无一官半职,因曾为朝廷命官,又有遐迩诗名,首次来潭州时,地方官将其一家安排于泊舟附近驿站处,不过,待再返潭州,因驿站不能久住,有段时间,他只能在江上舟中度日。如今想来浪漫,但是酷暑之日,舟中舱如蒸笼,极度难耐,为养病体,舍舟登岸,携一家及仆人到了岸边,无钱城中租赁,只在江边贫民区中租借得一吊脚楼,木板搭建,悬于河堤,他称之江阁。

在潭州,杜甫一家生计,端赖于重操卖药旧业以及南来北往友人的些许馈赠,常要忍饥挨饿,加之不久潭州兵变动乱,欲往衡州寻亲投靠避难。船经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折返潭州,继续寄居江阁,并决定叶落归根返回河南老家。

大历五年(770)深秋,杜甫告别潭州诸友,顺湘江乘舟北去,行至岳阳平江地界,病逝于舟中,终年59岁。

湘江水绿,依旧东流,当年简陋之江阁,后人为纪念而重建,倒是气势恢弘,雄踞江边。

两相映照,得失寸心之间。

他学有所得,欲“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却际遇曲折,又逢乱世,大半生穷困窘迫,惟有诗文,为命运与日常增添力量与光彩。其现存诗篇一千四百多首,百分之九十左右是安史之乱后作品,纵论时局忧思民生,誉为“诗史”。在湘三年,作诗近百首,社会时事风物人情无不可入诗。其中叙说友情之《江南逢李龟年》成为千古绝唱:“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吟咏朝晖夕岚、自然风情者如“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又有“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悉杀白头翁”一抒异乡飘零其江湖浩渺、措身无所之愁苦。

诗在当时用以关切现实吟哦度日,诗在今朝华夏内外流传,“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沉郁顿挫,苍凉悲壮”,一代诗圣及其心怀天下之精神,成为华人文化基因里的一部分。

思绪由此跑到了岳麓山脉处那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里的牌匾。记得导游介绍,总是不忘提到这个牌匾何人所书,那个牌匾何人所赐,常是历代帝王。然而纵使高悬,终究不过精巧却碎片的装饰罢了。可怜陋室空堂,当年却是笏满床,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是各行各业之技艺传承与劳作,其中自有读书人前仆后继、钻研赓续之风范与创作。

即使一些人物及其作品藏之深山,也未尝不可。在消失的地平线,峡谷幽深,瀑布飞舞,星月映于湖面,钟声响彻天空。那神秘的地方,人们怀念和憧憬着的,有美好、智慧的香格里拉。

文/李赛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