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设一级学科 重视矿山地震监测 建预警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有这些建议

设一级学科 重视矿山地震监测 建预警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有这些建议

时间:2024-07-23 20:07:28

相关推荐

设一级学科 重视矿山地震监测 建预警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有这些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

加快设立应急管理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这个一级学科在应急管理领域的专业基础不强,对广泛存在于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安技术等学科中的应急管理知识难以对接和容纳,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满足复杂严峻的应急管理实践需求。 随着全社会对应急管理的内涵认识日益加深,对应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应当对应急管理学科进行科学定位。 将‘应急管理’作为‘融合性的新兴学科’,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组成部分,列为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旅游管理等并列的一级学科。

■本报记者 杨安琪

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认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人才所依靠的学科建设是第一资源的原动力。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障碍。

郑鈜介绍,应急管理学科专业设置较为混杂。例如,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涉及应急管理的本科专业有7个,其中“应急技术与管理”属于工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应急管理”属于管理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消防工程”“安全防范工程”“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火灾勘查”等属于工学的“公安技术类”,“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属于理学的“地球物理学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最近印发的文件显示,应急管理将作为管理学中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招收研究生。

“这就带来一个显著问题——公共管理这个一级学科在应急管理领域的专业基础不强,对广泛存在于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安技术等学科中的应急管理知识难以对接和容纳,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满足复杂严峻的应急管理实践需求。”郑鈜说。

“专业设置的混杂折射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目标不清晰。”郑鈜表示,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虽然国内高校加快了对应急管理学院的建设步伐,但是依托的既有专业、学科、院系等各不相同。其中,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建设应急管理学院的高校较多,依托公共管理等学科建设的较少。

同时,各高校在应急管理学院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也较为明显。这既不利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学科,也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符合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受专业目录和学科发展目标的限制,目前国内高校每年招收的应急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较为有限,每校每年仅招60人左右,每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仅400人左右,明显难以满足有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郑鈜说,应急管理专业学生数量明显不足,人才供给存在较大缺口。

郑鈜认为,随着全社会对应急管理的内涵认识日益加深,对应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应当对应急管理学科进行科学定位。

鉴于应急管理涉及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现有一级学科不能涵盖的独特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以及专业、技能、素质要求,郑鈜建议,将“应急管理”作为“融合性的新兴学科”,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组成部分,列为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旅游管理等并列的一级学科。

同时,在应急管理一级学科之下,可考虑设置应急管理与技术、应急科学与工程、应急救援与指挥、应急信息安全与管理、应急法规与政策、应急产业管理等二级学科,探索建设完整的学科建设体系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多领域专门知识和较系统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呼吁——

重视煤矿和非煤矿山地震监测

目前,地震部门对上述信息掌握的还比较有限,亟须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提高突发非天然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本报记者 刘 冰

5月8日,陕西府谷县境内发生2.6级地震,震中位于府谷县老虎沟煤矿井田范围内。近年来,由于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等原因,矿震事故时有发生。一系列事故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发出呼吁:重视煤矿和非煤矿山地震监测,提高安全生产保障。

“现在的矿震监测都是企业自己在做,但是做得非常不专业,且缺乏系统性。一座矿山建一个地震台站,分析出来的数据是不具备参考价值的,因为矿震是由自然地质活动和人为的采矿活动相互影响造成的,地震监测必须通过多个台站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另外,要特别注意那些企业不管、政府不问的废旧矿井,一旦发生地震是非常危险的。”刘春平说。

矿震监测面临多重挑战

刘春平指出,受地质特点影响,我国煤矿、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自然地质条件总体较差,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岩崩等动力灾害,以及各类复合灾害、次生灾害明显加剧,造成生产事故频发,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如何加强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事故监测和紧急救助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开采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防范化解矿山安全生产风险仍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大课题。

去年,刘春平经多方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开展矿山事故的地震监测,尚面临诸多挑战。他发现,目前各类矿山周边的地震监测基础总体薄弱。

“我国现有的专业地震监测台网主要针对天然地震监测设置,全国仅有1000余个测震台站能在矿山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特别是西部地区测震台站尤为稀疏,在台网布局和专业设备选型上尚无法做到对矿山事件进行精准监测,全矿井区域和局部的监测预警设施覆盖程度低,针对矿山事故多发区域的监测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刘春平说。

刘春平指出,我国在矿山事件地震分析处理技术能力上还存在诸多短板。“与天然地震相比,矿震多发生在地表,引发的地面震动初动震相不明显、信号能量弱、对应的地震震级低,容易被地震台网日常记录到的大量小震微震信号所淹没,基于特征参数的事件识别与分析处理技术尚未有效形成,经常需要事后根据公开报道和人工核实结果予以确认,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提供精确事件类型及关键参数信息,这大大降低了应急支撑实效。”刘春平说。

“此外,一个最大问题是,目前我国缺乏矿震监测相关行业的基础信息共建共享共治机制。”据刘春平介绍,我国矿山具有数量多、分布散的特征。据统计,全国煤矿数量近6000处、金属矿山近万座,其中具有高冲压倾向的矿山占比较高。若事先掌握足够基础信息,将大大提高地震台网专业人员和技术系统对矿山突发事件类型的判定能力和处理时效。

“目前,地震部门对上述信息掌握的还比较有限,亟须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提高突发非天然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刘春平说。

需多方共同推进精准监测

加强煤矿和非煤矿山地震监测需企业、政府和地震部门共同努力。

为此,刘春平建议首先应加强矿区专用台网建设。“建议各地政府参照《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办法》,以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等形式,明确要求具有冲压倾向矿山,强制配套建设包括地震监测系统在内的冲压、瓦斯等安全生产专用监测系统,开展矿山开采和停采活动监控,强化突发事件监测能力。”刘春平说。

“下一步,希望各方能够联手,聚焦矿山灾害事件监测,共同开展矿山监测关键技术攻关。”刘春平建议有关部门能够通过国家重点科技研发计划支撑地震部门和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研究冲击地压等典型事件发生机理,开展事件识别特征技术研发,不断提高监测台网服务产品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促进矿山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实现矿区数据信息共享共用,有利于推进矿震精准监测。”刘春平说。为此,他建议建立省级地震部门与矿山安全生产监管、矿山开采企业的信息和数据的互通互联机制,规范统一相应的监测标准,通过整合利用各行业数据,实现大尺度覆盖面较广的国家地震台网与局部高精度监测的矿山专用台网的信息结合,共同开展监测技术支撑和信息咨询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建议——

加快建立多灾种联合监测预警体系

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统一规划布局,并汇聚和整合相关力量,形成创新合力,开展多灾种综合防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应用。

■本报记者 刘 冰

“从单灾种监测预警向多灾种联合监测预警发展既是现实需求,也是目前国际的发展趋势。”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多灾种统一预警条件已成熟,建议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督促各级地方政府配合推动,加快建立多灾种联合监测预警体系。

多灾种防治须引起重视

许强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提高,气象及其相关灾害,如强降雨、低温、干旱、洪涝以及山洪泥石流、滑坡、山火等不断增多,自然灾害防控压力增大。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口集中度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链效应往往会使灾害风险和损失不断放大。

“发生在高山峡谷区的强震不仅会引发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还可能使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坝、化工装置,甚至军事设施遭受破坏,进一步引发流域性的洪涝灾害、有害物质泄漏和水资源污染,不仅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且会严重阻碍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放大灾害损失。”许强说。

联合预警已具备技术条件

许强认为,目前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各种地面和地下传感装置,以及物联网、无线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自然灾害风险源的早期识别、提前发现,以及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与处置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并使提前主动防范灾害成为可能。

“我国在相关领域已开展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气象预警、地震预警、地质灾害预警等方面,都已建立相关监测预警系统,并逐渐业务化运行,在相关领域单一灾种的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强说。

许强指出,我国目前的地震、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气象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重叠性,相关部门和单位在相关区域已布设了不少监测预警仪器设备,但这些仪器设备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各自散落在不同单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备、人力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很多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不仅前端传感器(如雨量、气象、液位等)可以通用,其传输和通信系统、预警系统更是可以共用的,采用多套系统也人为增加了基层管理人员和受益百姓的负担和压力,大家不知道究竟该看哪个系统。”许强说。

构建体系需多方联手

许强认为,目前常规的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气象灾害,如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的预警基本上已经能够构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技术上已经成熟了,但相关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

为此,他建议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统一规划布局,并汇聚和整合相关力量,形成创新合力,开展多灾种综合防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应用。同时,将多灾种联合监测与预警纳入我国“十四五”防灾抗灾救灾规划,设立相关专项项目,组织优势力量,开展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

许强认为,今后应重点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多源立体观测体系,逐步实现从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源的自动识别和提前发现,到长期持续监测和掌握发展动态,及灾害发生前的实时自动预警和信息发送,再到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和处置等整个流程的信息化和科学化,同时加强相关仪器设备研发和软件系统研发。

此外,许强还提出,在建立多灾种联合监测预警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发动群众,将群防和技防有机结合,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利用现有的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减轻基层灾害信息员的工作强度。他们不用一下雨就冒着生命危险守在那里,因为可以通过设备清晰监测到地面情况。同时,在日常巡查中,如果发现有什么隐患问题,他们可以拍照上传到地质灾害实时预警手机App中,有效弥补了卫星遥感等技术设备的缺陷。”许强说。

许强建议,国家应大力开展科普教育,提升全社会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水平,重点解决“如何主动防范自然灾害”“收到预警之后怎么办”等问题,使公众进一步了解灾害预警相关常识以及关键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对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人员加强针对性的灾害避险科普教育和应急演练。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责任编辑:刘强 田硕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张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