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求索•不凡 | 一文尽览!徐建明教授深度解析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最新进展

求索•不凡 | 一文尽览!徐建明教授深度解析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最新进展

时间:2022-03-06 18:53:01

相关推荐

求索•不凡 | 一文尽览!徐建明教授深度解析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最新进展

7月17日~18日,第十五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长白肿瘤高峰论坛”在线上盛大召开,百余位在肿瘤研究领域造诣深厚的顶级专家云集授课,围绕肿瘤早筛早诊、精准诊断、规范化治疗等临床与转化研究热点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既往,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治疗手段有限,传统的放化疗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斩获不断,开启了精准医学的序幕,其中我国自主研发创新药索凡替尼表现不俗、备受关注,在非胰腺NET的III期SANET-ep研究中展示了良好疗效,药物安全可靠,同时可以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18日下午的专题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分享了“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进展”这一主题,从PRRT治疗、SSA治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五个方面展开进行详尽梳理。现回顾整理演讲精粹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徐建明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消化道肿瘤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亮点抢先看

PRRT可有效治疗SSTR阳性NETs,PRRT联合治疗值得关注

生长抑素类似物:SSA一线治疗进展后,高剂量SSA作为后线治疗可进一步延长PFS;SSA对Ki67≥10%(10-35%)转移性pNETs疗效较好,但对G3 NET和肝脏肿瘤负荷高的患者疗效较差

化疗:以替莫唑胺或链脲霉素为基础的化疗对G3 NET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安全性较好

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疗效有限,免疫联合治疗(双免治疗、化疗、靶向、PRRT)或可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和黄医药自主研发创新药索凡替尼在非胰腺NETs的III期SANET-ep研究中展示良好疗效,药物安全可靠,同时可以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成功入选ESMO口头报告引起巨大国际影响力;针对胰腺NETs的III期SANET-p研究同样获得非常靓丽的结果,期待9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期间正式公布!

概述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复杂异质性肿瘤,可能发生于体内任何器官和组织,常见的起源包括胃、肠、胰腺及肺部等,可细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T)和神经内分泌癌(NEC)。近年来,随着内镜和生物标志物等技术的进步,NENs的确诊率明显上升。一项纳入2001年到间例NEN患者的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1]显示,胰腺(31.5%)和直肠(29.6%)是最常见的NEN发生部位。胰腺和直肠NEN更倾向于发生在城市居民(P=0.032)、年轻人(P<0.001)和女性(P<0.001)当中。

1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

PRRT是由生长抑素受体介导的核素成像衍生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今年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ENETS)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2]显示,PRRT可有效治疗生长抑素受体(SSTR)阳性NETs;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公布的另一项(AGITG)CONTROL NET研究[3]则提示,PRRT联合化疗在胰腺/中肠NET人群中获得更高的ORR,但在中肠NET中3/4级毒性发生率更高,主要为血液学毒性。

2生长抑素类似物(SSA)

分化良好的 NENs 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 (SSTR) ,NENs的生物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SSA)和干扰素,既可被单独用于低、中级别 NETs 来抑制肿瘤增殖,也可联合化疗或靶向药物来控制激素相关症状。GETNE-TRASGU研究[4]提示,SSA单药一线奥曲肽对比兰瑞肽治疗效果相当,二者都是G1/G2 GEP-NETs的有效治疗方式。一项纳入意大利13个中心140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5]显示,SSA一线治疗进展后,高剂量SSA作为后线治疗可进一步延长PFS。另一项回顾性、非随机研究[6]则提示,SSA对Ki67≥10%(10-35%)转移性胰腺NETs疗效较好,但对G3 NET和肝脏肿瘤负荷高的患者疗效欠佳。

3化学治疗

化疗通常用于肿瘤负荷大、进展快或有症状NENs的治疗中。ASCO期间公布的JCOG1205/1206[7]提示,EP方案仍然是高级别NEC患者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一项对NET G3患者治疗转归的首次多中心分析[8]中,FOLFOX方案的ORR最高,TEM方案的PFS最长,接受非PE方案一线治疗的患者的PFS显着延长。另一项回顾性分析NET-CONNECT研究[9]则提示,以替莫唑胺或链脲霉素为基础的化疗对G3 NET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安全性较好。未来,尚需对这类新定义肿瘤的最佳治疗策略开展进一步前瞻性评估。

4免疫治疗

目前对NENs免疫治疗的研究大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主要聚焦于PD-1、PD-L1、CTLA-4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然而,已有数据提示免疫单药治疗NENs疗效相对有限,KEYNOTE-158 研究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分化好的NET抗肿瘤活性有限[10]。DART SWOG 1609研究[11]则显示,双免联合治疗提高药物疗效,免疫联合治疗(双免治疗、化疗、靶向、PRRT)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5靶向治疗

分化好的NETs多数过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V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 PDGFR)、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等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配体及受体,血供极为丰富,因此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是NETs治疗药物研发中最重要的一大类药物。目前,已经用于临床和正在研发中的TKI类药物包括帕唑帕尼(pazopanib)、卡博替尼(cabozantinib)、仑伐替尼(lenvatinib)和索凡替尼(surufatinib)等。

5.1 帕唑帕尼

帕唑帕尼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TKI 类药物,主要作用于 VEGFR2、PDGFR 及 c-kit。II期研究[12]提示,帕唑帕尼单药治疗在局部晚期和/或转移性NENs的患者中获得90.3%的DCR,ORR可与其他TKI或mTOR抑制剂相媲美,安全性与同类药品相似。

5.2 卡博替尼

卡博替尼主要作用靶点为c-MET、VEGFR2、c-kit 及 RET。 年发表的 II 期临床试验结果[13]发现其在pNET和类癌的中位PFS分别为21.8个月、31.4个月,ORR均为15%,主要的 3 级以上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13%)、低磷血症(11%)以及腹泻(10%)。

5.3 仑伐替尼

仑伐替尼主要作用于VEGFR1-3、FGFR1-4 及RET。 年最新公布的临床研究结果[14]表明,仑伐替尼用于G1/2 pNET以及GI-NET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中位PFS分别为15.53个月和15.4个月。

5.4 索凡替尼

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血管生成-免疫调节抑制剂,索凡替尼既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3)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来抑制血管生成,也可通过抑制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来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从而介导肿瘤的免疫微环境。

基于实体瘤临床I期和神经内分泌瘤临床II期的积极结果,索凡替尼以晚期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为适应证的III期关键性研究 SANET-ep顺利开展。该研究是全球首个针对中国NET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15],入组人群ECOG PS评分为1 的患者比例超过50%,病理分级G2比例高达80%,伴有肝转移比例超过70%。基线相对较差的情况下,索凡替尼依旧获得了非常出色的疗效,显着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至9.2个月,ORR达10.3%、DCR达86.5%,尤其值得一提的是,61.2%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肿瘤缩小,显着优于安慰剂组,且总体耐受性良好。此外,SANET-ep研究安全性数据与既往研究一致,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蛋白尿和高血压[16]。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析也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索凡替尼治疗晚期非胰腺NET患者能够维持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17]。

令人欣喜的是,1月20日,索凡替尼以晚期胰腺来源NET为适应证的III 期关键性研究SANET-p预设的中期分析完成,再次成功达到PFS这一预设疗效终点并提前终止研究。最终疗效数据甚至优于SANET-ep研究,也将在9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正式公布,期待届时惊艳四座!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索凡替尼的作用机制,具有同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可能更为适合与其他免疫疗法联合使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携手开展的一项I期临床研究[18]显示,对于难治性晚期实体瘤患者,尤其是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作用,且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有非预期的安全性信号。目前,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全国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也已经启动,更多结果让人拭目以待!

END

参考文献:


[1] Fan J, et al. Oncotarget, , Vol. 8, (No. 42), pp: 71699-71708

[2] Carmona-Bayonas A et al. ENETS Abstract 2880

[3] Pavlakis N, et al. ASCO Abstract 4608.

[4] Carmona-Bayonas A et al. ENETS Abstract 2883

[5]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Jan 01;105(1)

[6] Merola E et al. ENETS Abstract 3034

[7] Kenmotsu H, et al. ASCO Abstract 9006.

[8] Apostolidis L,etal.ASCOAbstract4607.

[9] de Mestier L et al. ENETS Abstract 2904

[10] Clin. Cancer Res. May 01;26(9)

[11] Clin Cancer Res. May 15;26(10):2290-2296

[12] Bongiovanni A et al. ENETS Abstract 3025

[13] Chan JA,et al. J Clin Oncol. ;35(4 suppl):228.

[14] Capdevila J,et al. J Clin Oncol. ;37(15 suppl):4106.

[15] J. Xu, et al. ESMO . LBA76.

[16] J Li, et al. ENETs Abstract 2914.

[17] CM Bai, et al.ASCO Abstract 4613.

[18] Lu M, et al. AACR Abstract 9563.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