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中国摄影师眼中的罗伯特·弗兰克

中国摄影师眼中的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2020-05-09 02:59:07

相关推荐

中国摄影师眼中的罗伯特·弗兰克

出品

9月9日,罗伯特·弗兰克在加拿大病逝的消息在全世界的摄影圈都引起不小的震动,在中国自然也不例外。罗伯特·弗兰克这个名字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被国人接触,但是直到今天也并不能说很多人完全理解了他,长期以来弗兰克只是顶着“西方摄影大师”的标签而存在,对于这标签的具体所指可能很多人并不能透彻地理解。第2期《中国摄影》以专题“回响与共振——致敬罗伯特·弗兰克”试图揭开“弗兰克”标签之下的意涵。我们选择了多位直接或者间接受到过弗兰克影响的中国摄影师来谈他们眼中的弗兰克。今天的推送中,我们对他们的叙述进行了节选发布,期望以此揭示出罗伯特·弗兰克在中国的影响。

韩磊:我想我只是看懂了他

陕北洛川,1989 韩磊

我认为他最好的作品是《美国人》,只有那些照片顺理成章诞生的那个出版物是伟大的。但我看见《美国人》已经是1990年代了,比较晚,是我1991年去了深圳之后,而我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拍那些黑白照片,所以我不会说弗兰克对我的影响有多大,我想我只是看懂了他。

如果说我与弗兰克在拍摄《美国人》时对主流和经典样式的颠覆有相似之处,可能和我性格有关,我不太喜欢张扬,无论是摄影还是当时做的书籍设计或者插图,也不会显得过分张扬,我将高潮部分尽可能隐去。我天生不喜欢那些完美或意义明确的照片,我也从来没有关心过当时的主流或常规摄影方式到底是什么,也不需要去刻意颠覆它们,我需要让照相机顺应自己的眼睛所需。摄影将我与现实之间搭建的关系不会经过任何转译,没有二手处理和渲染。我不用去通过它来做报道和挖掘事件,不需要通过摄影讲故事或者去弘扬意义。

摘自《我想我只是看懂了他——韩磊谈罗伯特·弗兰克》采访/本刊记者

刘铮:我会不由自主思考“摄影是什么”

三个老旦,北京,1995 刘铮

近些年,我曾经很多次地翻看罗伯特·弗兰克的那些摄影集,尤其喜爱那些薄薄的小书,完全像一个素描本或者记事本的样子,看着上面大大小小的照片,我时常感受到真切有效的被治愈的感觉。这些书无论是弗兰克的一段时间记忆或者私人相簿,都能够在翻看之间传递给我有效的能量和信息,此时我会不由自主地考虑到“摄影是什么”这个对自己来说比较严肃的话题,虽然至今依然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而弗兰克的这些小书每每都能给我带来这样思考的契机。

摘自《我眼中的罗伯特·弗兰克》文/刘铮

付羽:弗兰克是拐点的那个“尖儿”

东乌珠穆沁, 付羽

我刚开始也是看不明白弗兰克的作品,但总觉得“不对”,尤其是对于会画画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我已经会画画了,摄影顶多学学使用照相机就可以了。但看到《美国人》之后,你会发现它是摄影!它和绘画基础是无关的,我逐渐发现《美国人》的画面无法用此前我学过的一切美术经验来比较,无法用任何其他艺术形式的概念去套它,它很“简单”,它就是“摄影”。

关于《美国人》的重要性我是这样看的:摄影本身的特点被发掘出来是在1860年代的美国,那些美国摄影师也不是故意的,是因为他们离欧洲的绘画传统很远,他们本身不是画画的。摄影诞生在欧洲,开始是脱胎于绘画的,但基于摄影材料的特点被从绘画中隔开,欧洲就没戏了,全都在美国。20世纪40至70年代最为成熟,但实际上在19代初年就开始冒头了。而一个总结性的、构成摄影而不是其他平面艺术的那些基本特点,那就是一本《美国人》。之前像沃克·埃文斯、斯坦格尔什么的,都超级好,但都不像《美国人》这样,把与摄影相关的这些—不是摄影应用(报道、太空、当代艺术、显微、商业等),而是摄影本身这个材料,这点机械—如果是艺术,它都有些什么,都在《美国人》里了。弗兰克是拐点的那个“尖儿”,后来的罗伯特·亚当斯也是很有代表性的,温诺格兰德、弗里德兰德、黛安·阿勃丝,因为有了弗兰克,你就不会觉得他们的东西很陌生。但他们更落地,一看就知道是谁拍的,不像弗兰克这么暧昧,有若干层的转换。你看到的,未必是你看到的东西......绝对不是,回头看看又会觉得不同。但那几个人,过多久回头看,都是还是那样的。

可能别人会觉得弗兰克很可亲,是个好老头,但我的感觉不同。对我来说,他有一种难以亲近的、让我感到紧张的东西,他是一个给你提供了无数可能性的人,他在这里面的摸索,与其他人相比,有“神”与“匠”的差别。有些人照相照得很好,你会觉得他在前面,你在后面,而弗兰克不是,他是在上面,你在下面,没法把他拉到身边,也成为不了朋友,即便他在我身边的时候,他也带着光环。

摘自《简单的纯粹——和付羽聊罗伯特·弗兰克》采访/本刊记者

王轶庶:弗兰克的感受力惊人

河南宝丰, 王轶庶

我见过弗兰克本人两次,一次是平遥,一次是纽约他的家里以及他在大都会博物馆的座谈。平遥是他唯一一次来中国,在此之前卢恒的朋友安欣在之前试着给他写信,他竟然回复了,于是建立了联系。在平遥摄影节新闻会上,他双手抱头显得很局促,但当他在他住的小院里放松下来后,便是个和善的老头,他说话有一种可爱的舌音,舌头在口腔里打卷,声音温和。,我和付羽等人一同去纽约拜访他,也许是他在家里的缘故,他的状态更放松,语调柔和。我印像比较深的是他会在说话间突然瞥对方一眼,或是快速上下打量一下,就在快速抬眼那一瞬间,他的表情是冷且犀利的,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他工作时的状态。在平遥我见过弗兰克拍照时的样子,他随身带着一个LOMO相机,在展场他看到一个容貌姣好的女青年便伸手拍摄,还坚决推开人群中挡住镜头的手。展场门口一个长凳上坐着三个身体敦实的中年妇女,他也举起了相机。对于熟悉弗兰克作品的人来说,这些情境让人心领神会。在举起相机的刹那,在人群干扰少的时候,弗兰克笑意盈盈的脸会突然收起,目光凌厉。

他实在是太会拍照了,确切地说他感受力惊人,在我看来他并不是要批评或谴责那时的美国,而是一个感受力极好的人在游历时对一些事物的直接反应和捕捉,但弗兰克的眼光和判断力极高,举重若轻,翻阅画册,仿佛他一直轻轻地指着,你看这人,你看他们,你看这场景。纵观他所有照片,他的观看从来不在意所谓“应有的”姿态或者别人怎么看他,他只为自己观看,极其真诚又洞若观火。他可以熟练地把一些寻常事物转化为隐喻的符号,即使我看过《美国人》83张照片所在的底片小样,那些小样也没有显示他捕捉到的瞬间前后真正发生了什么,但定格入选了画册的那一下,弗兰克就对他眼前的人和事物的性质、状态和意义做了本质的概括,同时还给出了他个人的评价。如果看不出他具体到每一张照片里的嘲笑、悲悯、温柔、感伤、冷眼、叹息这些情绪,我觉得就很难说进入了弗兰克所营造的世界。弗兰克有别于他那个时代的其他摄影家的地方在于他的照片是关于怎么认识和评价这个世界和人生的,他不以摄影家自居,他呈现的是他作为一个人的个人化观看。他的照片里有一贯的对人性的审视与判断,有事物存在的神秘感,也有对人生和命运的感叹,这是一个境界。阅读弗兰克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他的照片界面并不友好,甚至可以说“灰头土脸”,一旦熟悉了他的目光,就会意识到很多其他摄影名家的照片已经不那么有看头了。

摘自《他会一直活着——追忆罗伯特·弗兰克》文/王轶庶

骆丹:我被那帮疯狂不羁的人物所吸引

“318 国道”之 59,重庆万州 #2, 年3月8日 骆丹

第一次完整看到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是在,好友王轶庶给我发了一个打包压缩文件,那是他按照《美国人》顺序,把画册一张一张翻拍的电子文件,这也许算得上是摄影版的“手抄本”吧。在那个时候对我来说,它的确如1980年代的手抄本般珍贵,在我身边,还没有一个人有这本画册。此前几年,也曾经在网上零零散散看到过一些《美国人》的照片,那时我对摄影的认识还很肤浅,也看得不明就里。后来从杰克·凯鲁亚克的着作《在路上》开始,到《荒凉天使》《达摩流浪者》《孤独旅者》,我被他笔下那帮疯狂不羁的人物所吸引,我对他身边的那帮哥们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艾伦·金斯伯格,尼尔·卡萨迪,威廉·巴勒斯,等等,当然还有罗伯特·弗兰克,原来他们是一伙的。

摘自《不虚此行》文/骆丹

陈荣辉:时间证明了弗兰克的伟大

“纽黑文的一个寻常夜晚” 1,美国纽黑文, 陈荣辉

对我个人而言,应该感谢弗兰克的并非是创作上直接的影响,而是他设立的“弗兰克基金会·常玉奖学金基金”(Frank Foundation Sanyu Scholarship Fund),这让我可以抛开生活上的杂念,安心在耶鲁大学求学,完成我的学业。弗兰克和常玉属于忘年之交,在1948年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弗兰克24岁,而常玉已经48岁了,原本弗兰克是要和身在巴黎的常玉互换工作室,但由于计划有变,弗兰克没有去法国,于是他们就在纽约共享了一个工作室。当时曾为富家子弟的常玉是家道中落,弗兰克也是郁郁不得志。1966年,常玉在巴黎离世,但弗兰克却没有忘记这位老友。1997年,弗兰克把常玉在美国留给他的二十几幅画作在台湾苏富比悉数拍卖,从而成立了“弗兰克基金会·常玉奖学金基金”,每年支持两名来耶鲁大学求学的中国学生。作为这一基金的受益者,我觉得自己仿佛得到了这两位艺术家冥冥之中的垂青。

自从来到美国以后,我感受到美国是一个拥有强大本土话语权的国家,创作虽然可以天马行空,但是艺术家的现实处境却很微妙。也许在弗兰克第一次抵达美国的时候,这种感受会更加真切。至今仍然有很多艺术家来到美国寻求发展,但这种来自异国他乡的冲击,可能会令有些艺术家一辈子都无法融入。弗兰克一开始并不自在舒适,没有得到《生活》杂志的垂青,玛格南图片社也没有给他机会。还好,他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得到了沃克·埃文斯的赏识,成为了第一个非美国籍的古根海姆基金获得者。但他拍摄出的《美国人》在刚问世的时候依然是不被认可的,遭到了很多嘲讽和不理解。重要的是弗兰克坚持了下去,时间证明了弗兰克的伟大。

摘自《永远的异乡人——在耶鲁大学缅怀罗伯特·弗兰克》文/陈荣辉

以上文章均摘自2期《中国摄影》专题“回响与共振——致敬罗伯特·弗兰克”

罗伯特·弗兰克在 年 9 月 9 日的去世引发了众多中国摄影人的关 注和讨论,但是如何在中国的语境里理解弗兰克却还存在着一连串的问题: 第一、《美国人》中,83 张看似互不相关却联系紧密的照片究竟要表达什么? 第二、这些语义模糊、构图歪斜、影调粗粝、时而跑焦的画面在摄影史的发 展中究竟意味着什么?第三、对这部在诞生时遭到质疑后又受到追捧的作 品,为什么在当下的中国却仍然存在巨大的理解障碍?第四,弗兰克的摄影 以怎样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在中国产生了逐渐强烈而清晰的回响与共振? 这几个有着递进关系却又交叉缠绕的线索成为本期专题的切入点。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专题内容

点击购买本期杂志

《中国摄影》2期封面

精彩文章回顾

我们如何有关系?丨3月刊专题亮点推荐(语音导读)

新刊(语音导读)丨回响与共振致敬罗伯特·弗兰克

1980年代,中国素颜的模样

度索尼青年摄影师

以“新影像”洞察未来

工作坊|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摄影

读书会 | 带着一条线散步

莎丽·曼:千万次交汇

展评 | 港口与影像II

芳华·在路上 | 微影展征稿

阿尔勒摄影节观察

展评 |在平遥“淘宝”

大理影会的亚洲“摄影秀”

任曙林:摄影是长出来的

唐浩武:坐着照片回家

让摄影实现“不可能”

玛格南的“家”搬来中国

摄影发展是否举步维艰?

展评 |重逢四月

我们仍需报道摄影师

荒木经惟的《道》与无常

别信奖项,要信自己 | 刘铮谈摄影

摄影,人与社会间的一味调节剂

5G时代,影像会是什么样?

拍摄、观看、思考,一个都不能少

被称作摄影家,我心中有愧

做好一本摄影书,你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

日本摄影集文化,看这篇就够了

专访安德里亚斯·穆埃

我在“光圈”实习的180天

他镜头里的风景,空无一人却穿透人心

简单的元素,体现出最强大的力量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