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姑苏叙事:沧浪绘事

姑苏叙事:沧浪绘事

时间:2022-09-04 12:18:01

相关推荐

姑苏叙事:沧浪绘事

文 文晨姑姑

1

2002年4月1日,愚人节,我去苏州美术馆报到上班,去了才知道,沧浪亭归我了。

沧浪亭与美术馆一墙之隔。出办公室,出大楼,左行十来米,过门槛,就是沧浪亭地界了。一条复廊蜿蜒向西,双面可行,内外借景。抬头见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真是心旷神怡啊。

沧浪亭是千年时光铸就的古今奇观。最初是五代吴越国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北宋年间,苏舜钦罢官后流寓苏州,以四万钱购得孙氏池馆。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后欧阳修《沧浪亭》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1048年苏舜钦卒后,沧浪亭多次更换主人,扩建重建频繁。元明时候为僧侣所有,磐音缭绕,香火明灭,曾是“妙隐庵”、“大云庵”等寺庙所在,彼时的沧浪亭,园林之貌邈然。文徵明在《题苏沧浪诗贴》中说:“所谓沧浪亭者,虽故址仅存,亦惟荒烟野草而已。”

直到清康熙年间,沧浪亭才得以彻底重修,恢复原貌。乾隆帝六下江南,四次幸临沧浪亭,并命随从画家写图以归,收图录于《南巡盛典名胜图录》。但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入城,沧浪亭又毁。

同治年间再修,亭建原址,“叠石之上,有亭翼然,可以登眺者,即沧浪亭也。”题额、石刻、楹联、题咏、绘像等沧浪亭地景铭刻逐渐恢复旧观,基本奠定了今日沧浪亭的地理布局。然而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沧浪亭又是“巨石颓仆,荒芜塞径,台榭池观,栋折垣圮。”

所以历史何曾有些进步,不过是不停的破灭和重建。幸运的是,沧浪亭,虽经千年的风雨沧桑,总算保持了宋代造园之初的地景,占个地盘,还是重中之重啊。

至于我那么荣幸地,能够每天出入沧浪亭,全是拜颜文樑颜老先生所赐。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颜文樑受公益局之聘,任沧浪亭保管之职。当时沧浪亭荒凉破败,颜文樑倡议捐修,得吴郡画家吴子深慷慨出银4000两,整修园林,历时年余,面貌得以恢复。

1927年苏州,在城南沧浪亭门口挂有两块牌子,一块是“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一块是“苏州美术馆”。这是颜文樑先生与其同辈,作为我国第一代西画家和教育家,用一所学校和一座美术馆,对中国艺术由近代向现代转变做出的重要贡献。

于是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在沧浪亭边,有很多与绘画相关的故事发生,画赛会、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馆、罗马大楼、文艺青年、对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之追求、对新的观念和技巧之探索……这些关键词连成了中国民国油画的一段活动轨迹,是老人嘴里的一些旧事,是沧浪亭边的一番热闹。

可惜后来一大段兵荒马乱,苏州美专和苏州美术馆都难以为继,苏州美专在1953年被合并,而等苏州市委协商筹建苏州美术馆和颜文樑陈列室等事宜,已经是1987年,颜文樑先生去世前一年,他94岁了。

2

苏州美术馆作为全国最早创办的美术馆,当时空有一段历史,以及一处被挪作各种他用的美专旧址,即沧浪亭边的罗马大楼,筹备阶段,几乎是百废待兴。念及亲手创建的血亲关系,颜文樑先生精心挑选作品43件赠予美术馆。由于这宝贵的捐赠,苏州美术馆是目前全国拥有颜文樑先生作品最多的美术馆。藏品精且成系统,从画家自制油画材料阶段、到游欧求学、至解放前后、及耄耋晚年,43件藏品用时间全面诠释了颜文樑先生的艺术求索之路。

苏州美术馆接手这批藏品至前后,十几年的时间,沧浪亭边罗马大楼的二楼,长期陈列颜文樑捐赠展。这些在美术史里很重要的作品,在民间寂寂无闻,但在所谓专业圈子里,很是令人神往。全国各地的行业内专家学者来苏州,多半会按图索骥,好不容易找到沧浪亭后面小巷子里的美术馆,仔细瞻仰颜先生的作品。

后来由于一个未遂的偷盗案件,展出场馆被鉴定为安保措施不到位,这批画作就此不做公开展示,在库房深藏。再后来这些画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和二级文物,除非大展特展,还要加上三五个保安以及各种电子监控,才会拿出一部分来以慰观众。

时间不过十来年,新的美术馆已开馆好几年,罗马大楼作了颜文樑纪念馆,沧浪亭还是沧浪亭。回想起那些年,我每天出入那条小巷子,已然恍若隔世。

那时候的美术馆,远没有现在定义的那般任重道远意义重大,担负着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功能。美术馆是个边缘的单位,画画从来不是件必须的事情。大部分本地人不知道这个地方,更不会关心有什么展览。好几次朋友来访,到了沧浪亭门口,看着苏州美术馆隔着小河近在眼前,找不到进来的路,发急。我经常开玩笑,游过来吧,或者,等我撑个小船来。

所以要不要在河上架座桥,从美术馆筹建之初到新馆建成之前,都被反复讨论,最后当然不了了之。毕竟隔壁就是沧浪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门前小河成全了她的静美,如果斜里横座桥,人来人往乃至车水马龙,也真是糟心。

然后美术馆的大门,就一直在后面一条难以描述的小弄堂里,两人勉强并行,狭窄崎岖,弄堂口有浓密的民居民宿。天好的时候,头顶的天空晾满衣服和被褥。我们上班就急急从一众裤衩下穿行而过,跟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小猫小狗打个招呼,吃过了么。然后也不管他们吃没吃过,径直走到底进美术馆大门,开始一天的上班生活。

如果到得早,经常能看到有同事在樱花树下跳绳,干净瘦削,穿条纹长袖衬衣,扣子一丝不苟扣到领口。随后其他也陆续到来,全是四零五零后的大叔,干净利落,绝不油腻。没有六零后,还有就是我们两个当初还很年轻的七零后女生。

不算保安和阿姨,馆里不过十人,没有制度森严,但也有规有矩,大家朝九晚五,双休。像是家人般的相处,一起画画写字,一起挂画布展,一起树下看花。

基本每人有一间单独的画室,各自一扇小门,多少有些神秘,有的画室经常去,有的竟也从没进去过。我那间对着门卫,比门卫还靠近大门一些,东边一个小窗,能暗中观察每天进出人等。南边一个小窗,收旧货的风雨无阻,早晚来规劝,慢悠悠的声调,搞不清哪里的口音,“冰箱、彩电、洗衣机、微波炉,卖忒,统统卖忒。”

每天来参观的观众不会很多。十年前,全国的美术馆博物馆还都是收费的。我们也卖门票,与沧浪亭一道卖联票,多数游客都是特地去的沧浪亭,顺道来的美术馆,属于买一送一的赠品。经常看游客穿过那扇小门,抬头看见壮丽的罗马大楼,与刚刚的沧浪亭反差过于强烈,哇的一声,再看到身边的石碑,“苏州美专专科学校旧址”,就从宋代穿越到了民国。

3

作为一个美术学校的旧址,寒暑假和周末还会有一些小朋友来学画画。素描色彩,也还是颜先生时代的课程安排,对景写生、画静物、画人体,追求数学比例,讲究光影透视。居然有不少孩子考上各大著名艺术院校,每年高考过后美术馆的走廊上会有光荣榜。我们很欣慰,颜先生地下有知,当年他创导的新式美术教育,从最初的异类到现在新的传统,成为中国美术教学和创作的标准,也一定会露出迷人之微笑。

所以还是好风水,除了惠及这些孩子,颜先生做事的投入及做人的低调,也如基因般留给了后来待在这个地方的人。1993年苏州美术馆恢复开馆后的十来个工作人员,虽无缘颜先生的亲自教诲,但他们很微妙地一脉相承。不管油画国画连环画,都极勤奋极优秀又极低调,老苏州人的腔调。他们习惯说“画图”、“展览会”,我总觉得是颜先生的口音。

他们得了从全国美展金奖及以下的各类大小奖项,也不自居自傲,笑容可掬平易近人。平日里和睦友爱,难免也吵吵闹闹,有时候吵得还很凶,左邻右舍都听到。80多年前颜文梁提出的十六字美术画赛会宗旨:“提倡画术,互相策励,仅资浏览,不加评判”,我估算也是为了平息吵闹。所以现在来看,这也不过相爱相杀,那个时候大家还血气方刚么,再说,成年人的友谊就是相互挤兑呀。

所以每次年终会,总能演变出一出年底大戏。平日里人以群分,今天所有人按时到齐,总结一年功过是非。开始还用普通话斯文发言,然议程不及一半,总会有人拍案而起提出反对意见,然后普通话无缝切换至苏州话,大家蜂拥而上,快人快语众口嚣嚣,当然粗话是绝没有的,最多也就是个文人相轻。不过后来证明,这几位,都是苏州那一代画家中最优秀的。

当然吵完了,还是各自认真工作逍遥过活。从苏舜钦到颜先生到眼前芸芸众生,沧浪亭里最适合每日三省吾心,文人总有一条退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进则乘风破浪,退则悠然垂钓。沧浪亭的清浊之道,庇护了一种尊严。

沧浪亭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早锻炼也好,午后徜徉也罢,我也认真学了半套太极拳,左一招野马分鬃,右一招白鹤亮翅,然后左右云手海底捞针,还是有模有样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