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雄主与良才的互动——刘邦用人史话(中)

雄主与良才的互动——刘邦用人史话(中)

时间:2023-04-12 21:40:49

相关推荐

雄主与良才的互动——刘邦用人史话(中)

忠诚之人当朝

自古人臣有“功高震主”之说,人君则有“后顾之忧”之心。刘邦与萧何也不例外。即便两人相互高度信任,也难免有一时的疑忌,但两人自始至终能成就君相相宜的千古佳话,就在于双方都能及时解疑去忧。

当初,刘邦与项羽长期相持不下时,刘邦一连几次派人回关中慰问萧何。萧何的心腹便提示说,这是汉王“有疑君心也”,于是建议萧何把子孙兄弟凡是能拿起武器的全都送到前方。刘邦果然很高兴。后来,代相陈豨造反,刘邦在平叛途中,又闻吕后用萧何计杀了阴谋造反的韩信时,便派人到长安拜萧何为相国,又增食邑五千户,派五百人给萧何做警卫。大家都来贺喜,唯独其门客召平来警告说,皇上“有疑君心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悦”。结果“高帝乃大喜”。

由此看来,萧何也是一个会琢磨事不会琢磨人的老实人。其琢磨事,能把一应治理之事,收拾得无所不当。其琢磨人,却稍逊风骚,因此需要宾客心腹的提醒。琢磨事之极致者,往往迂腐;琢磨人之极致者,则多为奸佞。天下二者不少,居于二者之中者更不知凡几。综观历史,大凡政治清明之世,琢磨事者多,琢磨人者少,而国运日隆。相反,则琢磨事者靠边,琢磨人者入位,而国运日衰。

萧何与曹参当初做小吏时,是好朋友,后来为将为相,反而关系不好。等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探问:“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萧何说:“知臣莫如主”,孝惠帝问曹参如何,萧何说:“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由此观之,萧何不以私仇而弃公义,用人上亦可谓举贤不避仇。萧何,真可谓千古贤相、百世流芳。

刘邦与曹参,可以说也是“过命的交情”。曹参跟随刘邦一道出生入死,功勋卓著。刘邦之用曹参,遵循的仍是论功行赏、火线用人的策略,每一立功,必授官。《史记》记载曹参的故事,大体是曹参跟随刘邦一路征战、刘邦则一路封曹参官职与赐食邑的轨迹。“赐爵七大夫”“迁为五大夫”“封参为执帛”“迁为戚公”“迁为执珪”“封参为建成侯”“迁为将军”“赐食邑于宁秦”等。曹参的故事相对简略,但其功勋卓著、一路升迁的事迹,足见刘邦用人之道甚明。

周勃的故事同样比较简略,《史记》记载周勃的事迹,一连用了18个“攻”字,“攻丰”“攻砀”“攻蒙、虞”“攻开封”……传神地刻画出周勃敢为先锋征战沙场的无畏精神,刘邦也是根据他的功绩而不断予以擢用。周勃属于“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之人,但刘邦认为“可属大事”。这说明刘邦用人的眼光的确超凡。事实上,刘邦起事后,周勃就一直跟在他身边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因此而立下赫赫战功。

对于曹参、周勃一类的人才而言,功名是激发其潜能与斗志的动力。有功必被赏以相应的官位与名利,则往往敢死战,敢攻坚。刘邦对于这类在一线冲锋陷阵、攻城拔寨的将士,深谙激励之道。

张良择刘邦而栖

如果说文臣之萧何与武将之曹参、周勃,都是和刘邦从小玩到大、知根知底的人,那么张良则没有这样的“先天基础”,他跟随刘邦纯粹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抱负,起初即所谓“子房本为韩仇出”。

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臣,《史记》载张良体弱多病,没有领兵独当一面,“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在楚汉争锋的战争时期,智谋乃是决胜千里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张良和萧何一样,乃是刘邦的左膀右臂。

张良原是韩国人,自韩被秦灭后,张良还在博浪沙袭击过秦始皇以报韩仇。后来,机缘巧合,得了黄石公《太公兵法》,便习诵于心,完成了从一个勇士向谋士的人生角色转变。及陈涉起兵,张良也集聚人马反秦,本想投奔景驹的,半路上遇到了刘邦。此时刘邦还只是让张良给他当管马的官。

这说明刘邦量才为用的用人观,是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的。面对萧何、曹参、周勃等知根知底的人,可以及时根据其才能与功绩而任用。但在面对如张良、陈平、韩信等半路加盟的人才,则有一个根据实践检验再擢用的过程。在某人没有显出大才之前,刘邦是不会把他放到高位的,但又不会轻易让人才流失,颇有点为自己储备人才的意思。要得高位,还得靠人才用真本事去获取。

估计那些自负高才的人,一般都忍受不了管马这样的职务,孙悟空就忍受不了“弼马温”这样的官职。但张良能忍受,他就是在管马的期间,给刘邦讲《太公兵法》。没想到刘邦听了很高兴,还“常用其策”。事实上张良还对别人讲过,别人听来都觉得不知所云。因此张良感慨“沛公殆天授”,因此就跟定刘邦,不去找景驹了。

此后,每每在关键时候,张良都献计,刘邦都用其计。在刘邦想用两万人强攻秦军时,张良劝他派人去贿赂秦将,又趁其不备而发起突然进攻。刘邦就这样进入咸阳。进了秦宫,刘邦沉迷于声色犬马而不想走,樊哙劝他住到外面去也不听。张良一劝,便“还军霸上”。可见此时张良在刘邦心中的位置已十分重要了。

及至项羽设鸿门宴,又是张良用计使刘邦逃出生天。后来,刘邦被项羽打败西逃下邑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如果我豁出去,把函谷关以东的地盘都分给他们,谁可以帮我一道破楚立功?可以说,这正是刘邦事业的低谷期,也是转折点。转折就起于张良之计。张良分析一番情势,推荐了三个重要人物:黥布、彭越,以及刘邦部下韩信,言“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如果真想把地盘拿出来,那就分给他们三个,“则楚可破也”。事后正如张良所料,司马迁亦称“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类似这种你死我活的争雄年代,智谋之士的力量,一点也不逊于文臣与武将。他们往往能于险峻处化险为夷、在穷途时绝处逢生。

雄主的判断力

而在项羽把刘邦围困于荥阳的危急时刻,刘邦即和郦食其商量如何削弱项羽的势力。郦食其便建议刘邦把六国的后代再封立起来,刘邦的德义就会风行天下,因而就会成为霸主,项羽就会俯首称臣了。刘邦还真就准备立即这么干。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书生之论,也说明刘邦当时“有病乱投医”,更表明刘邦所问非正确之人。

幸好这时张良从外面回来,而郦食其还没有出发,刘邦看见张良便说了此事。这可谓机缘巧合,也表明刘邦可能心里不踏实,多听别人意见总是好事。不意张良一听就说,这样做就要完了!于是张良一边详细分析一边说了八个不行,“其不可八矣”,结论就是,把六国立起来,他们就会立刻屈服于项羽,“陛下焉得而臣之?”可谓鞭辟入里,句句在理。这一故事表明,张良为汉代第一谋臣,当之无愧。

关键时刻的谋略,可谓事关生死存亡。张良每每都能出正确的奇谋大智,而刘邦都能用,刘邦的知人不可谓不深,信任不可谓不重,其判断力亦不可谓不明。尤其是那些不能立时见效却关系长远的谋略,最考验雄主的判断力。很多人觉得,雄主用谋臣的谋略实现了目标,那是谋臣的能耐,不能说明雄主的能力。但问题是,君主身边往往不缺少各种意见、建议、谋略,而且从各自角度出发都很有道理,那么如何判断、取舍、听取?历史表明,非雄主往往难有正确的选择。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就不听屈原、陈轸之言,而信了张仪之所谓谋略,终为张仪所欺而客死异乡,即为明证。

设若刘邦真用了郦食其之言,又如何能成其大业?所以雄主与谋臣,往往是一种共生关系,缺一不可,更往往能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也是为什么张良跟定刘邦的原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