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天府文化 | 成都青龙街的得名 原来与这座桥有关

天府文化 | 成都青龙街的得名 原来与这座桥有关

时间:2018-09-20 09:30:44

相关推荐

天府文化 | 成都青龙街的得名 原来与这座桥有关

位于骡马市以西的青龙街对于成都人来说是不陌生的,它的得名与一座青龙桥相关。

青龙街这一片很早就有一片水塘,据研究很可能是秦国张若主持修筑成都城墙时取土而形成的,早期名叫龙堤池。

自唐宋以来,就有记载说汉代着名学者兼文学家扬雄年幼时就生活在这水塘旁边。他读书用功,写字很多,天天在此洗砚洗笔,竟然把水塘的水都洗得变黑,所以这水塘就被叫作“扬雄洗墨池”,简称“洗墨池”。

如宋代的宋京就在《扬子云洗墨池》一诗中说:“君不见子云草玄西郭门,一径秋草闲黄昏。何须笔冢高百尺,池墨黯黯今犹存。”

相传唐玄宗年间担任成都最高长宫的章仇兼琼有一天晚上梦见了水中的龙女,于是就在洗墨池边修建了祭祀龙女的龙女祠。

到了宋仁宗时,龙女祠加以扩建,改名为龙女堂,并在龙女堂的左边小溪上修建了一道桥。

按照古代对天空中星宿“四象”的传统称呼(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称之为青龙桥,以后在桥边形成的街道也就叫作青龙街。青龙街这一街道名称一直使用到了今天。

为了纪念扬雄,从唐代开始这里就陆续修有一些建筑(宋代还有记载说早在南齐时就建了草玄院),宋代有草玄亭、准易堂、解嘲亭、吐风轩、洗墨池等。

明代万历年间曾经重修洗墨池,池北建有草玄堂,池前建有子云亭,但是在明末清初的战火中尽毁。

清代曾经重建的子云亭,民国时期仍然存在。抗战时期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轰炸,这里的成都县女中迁出城外到茶店子办学,1946年又把校园中的子云亭也拆往茶店子,重建于今新成灌路旁的茶店村老年活动馆处,20世纪70年代因为扩建成灌公路而被拆除。

阅读推荐

■天府文化 | 你知道吗?成都这几个地方的得名,原来都与淘沙金有关

■天府文化 | 没想到,成都平安桥街还藏有一座教堂

素材来源于《成都街巷志》、作者:袁庭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