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老课本:透过课本看时代变迁 以1958年版初小语文第二册为例

老课本:透过课本看时代变迁 以1958年版初小语文第二册为例

时间:2021-03-27 06:04:03

相关推荐

老课本:透过课本看时代变迁 以1958年版初小语文第二册为例

今天我们说的这册课本,是1958年的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从教材断代的角度来讲,它属于1955年版,1958年修订后的第四版。

1955年版初级小学课本语文

《1955年初级小学课本语文》这套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独立编写的第一套全国发行的小学语文教材。1950年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小学语文教材,称为《初级小学临时课本国语》(繁体字,竖排版)。1951年3月,这套教材经过第4次修订后,正式定名为《初级小学国语课本》。这套教材按照开蒙时间不同,分为春季始业和秋季始业两套版本。一般来说春季始业教材以1948年版的华北用《小学国语课本》进行修订,而秋季始业以1949年7月上海临时课本编审委员会编写的《初级小学适用临时课本国语》为蓝本进行修订(1952年,该版本再次修订,“国语”改称“语文”)。虽然这套教材实现了小学语文教材从各地自编本向全国通用版本的转变,但其蓝本毕竟以原自编本为主,所以《1955年版初级小学课本语文》才被视为第一套独立编写的版本。

《1955年初级小学课本语文》教材,1954年10月开始编写。该套教材由蒋仲仁担任主编,陈伯吹、陆静山、袁微子、文以战、钟华、王琦、刘永让、黄秀芬等编写,由叶圣陶、辛安亭、朱文叔等修订。1957年第3版及以前版本,书中文字均有邓散木手写。

全套教材1955年秋季开始试用,1956年秋季起全国通用。从1955年到1961年,短短6年时间里,这套教材历经8次修订。这其中,既经历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重要变革时期,也经历了社会重大变革。今天,我们就以这套教材的第二册为样本,来看一下这套教材在这6年里经历了什么。

1956年,简体字全国推行。

图1:以第一册第二课为例(1955年第一版)

1954年底,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在收集多方专家意见的基础之上,正式提出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在1955年2月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受此影响,1955年版初小语文课本在秋季开始试用的时候,已经开始了简繁混用(见图1)。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正式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在全国推向。《方案》分为三个部分:《汉字简化第一表》列简化汉字230个,已经由大部分报纸杂志试用,自1956年2月1日起在全国印刷和书写的文件上一律通用;除翻印古籍和有其他特殊原因以外,原来的繁体字应该在印刷物上停止使用。第二部分《汉字简化第二表》列简化汉字285个,第三部分《汉字偏旁简化表》列简化偏旁54个。所以,在这套教材1956年8月第二版正式全国通行的时候,彻底告别了繁体字,小学语文教材正式进入简体字编写时代。

1958年,汉语拼音全国推行

图2:第二册前的注音字母(1957年第3版为例)

从19到1958年,汉字读音都是用“注音字母”(我习惯称其为“国音字母”)来标注的。 注音字母在我国使用了近40年的时间。这对于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注音字母在当时除苏联外的全世界主要国家都采用拉丁字母的环境下,非常不利于国际文化交流,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一致致力于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拉丁字母方案。

1958年1月10日,周总理在全国政协报告会上作《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规定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并对这三大任务进行阐述。2月11日,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批准《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从1955年秋到1957年秋的3版修订中,除预备课外,全国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都是从学习“注音字母”开始的(见图2)。1958年第四版修订后,全面开始学习汉语拼音(见图3-图6)。

图3:第二册中的拼音字母(58年第四版)

图4

图5

图6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57年第三版和58年第四版中同样的第一课《我们的教室》中的生字标注,看一下“注音”(图7)与“拼音”(图8)的区别。

图7:1957年第3版

图8:1958年第4版

从图7和图8中,我们还可以看出,1957年第3版以前第二课的名字叫《上课的时候》,到了1958年这一课同样的内容,课文名改成了《用心学习》并一直沿用到最后。

为了呼应“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1958年第4版第二册特别在第6课(见图9)和第7课(见图10)分别安排了《拼写普通话》和《拼音字母好》两篇课文,均在1959年第五版后删除。

图9

图10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于1958年版教材的影响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本套教材在课文内容上进行了大面积修订。以第2册为例,1958年第4版修订后,加入了《人民公社是红星》(图11)、《小白鸽》(图12)、《小星星》(图13)、《叫钢铁工业遍地开花》(图14)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文章。1958年2月,全国开展“除四害”运动,将老鼠、麻雀、苍蝇、蚊子称为“四害”。这册教材中的《小弹弓》(图15)和《灭蝇小队》(图16)两篇文章就是反映当时“除四害”的场景。

图11:人民公社是红星,每个社员都万能

图12:今年麦子长得好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这些课文在1959年第5版修订时全部删除,《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上学和回家》等传统章节重新回到了课文之中(见图17)。与此同时,《吃水不忘挖井人》重回第二册(见图18)。

图17:1959年第5版目录

图18:吃水不忘挖井人

1958年第4版课前彩图变化

在前3版的第二册中,课前只有一页彩图,就是配有邓散木手写字体的“我们要好好学习”(见图19)。58年第4版改版后,加入了一张名为“北京”的彩图(见图20)。这幅彩图原本是课文《北京》的配图(见图21),一直作为插页放在课本中,58年第四版成为课前彩图。

图19

图20

图21

总结

1957年第3版目录

1958年第4版目录

1959年第五版目录

1960年第七版目录

1961年第八版目录

通过以上五个版本目录中受收录课文来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在1955年版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的诸多修订版本中,1958年版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变革。其中既有语言文字改革的影响,也包含政治形势的影响。通过对比我们看到,无论社会形势如何变化,这套教材始终保持了生活题材(如:《我们的教室》、《书和笔》、《北京》等)、品德题材(如:《用心学习》、《两个好朋友》、《老婆婆》等)为主,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一些哲理性题材的文章(如《小猫钓鱼》等)来教育孩子。但随着版本的更新,最应该保留在第二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涉及到童真童趣的文章(如《小宝宝要睡觉》、《两只羊》、《听妈妈的话》等)不可避免地消失了。

最后,补上全文吧。

不管版本如何改变,它一直不变!

封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