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八大山人及其花鸟画作品

八大山人及其花鸟画作品

时间:2023-10-08 09:05:14

相关推荐

八大山人及其花鸟画作品

明末清初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满族入关建立清朝后,施行了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歧视的政策,许多汉族知识分子在这样的高压下,投入了宗教的怀抱,他们中有不少画家,如绘画史上经常提到的“四僧”(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原济)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朱耷(即八大山人)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为明朝宗室后裔。朱耷曾用过“西江弋阳王孙”的印章一方,以说明他的贵族身份。关于朱耷的族名有人认为叫朱统筌,有人认为叫朱议冲,目前尚无定论。朱耷在荣华富贵中度过了幼年、少年时期,但是动荡的局势出现了,这虽然倾覆了朱耷安逸享乐的生活,却造就了一代名画家。

朱耷九岁的时候(即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进了北京城,皇帝朱由检吊死煤山,明朝覆亡,紧接着在东北的满族进入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建立了新的政权——清朝,朱耷一下子由一个贵族王孙变成了平民,而且还处于异族的统治下,这种地位的急剧变化,对于朱耷的思想以至艺术风格的形成,无疑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朱耷的父亲亦能书画,他幼年即受到熏陶,所以八岁时即能诗,又善书法和篆刻,据记载朱耷“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尝倾倒四座”,他在年轻时是个性格活泼开朗、谈笑风生的人,但甲申之变,国破家亡,朱耷心情十分悲痛苦闷,性格为之一变,“一日,忽大书哑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 后来就索性弃家出走,“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在山中二十年,还宣讲佛法,从学者多达百余人。但由于长期抑郁苦闷的心情,最后朱耷终于因此而癫狂,“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踊跃,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癫态百出”。若干年后,朱耷又蓄发娶妻,并转入道教,从奉新山中来到南昌城南十五里的定山桥畔,利用太乙观旧址建青云谱,任主持。

朱耷先僧后道,所以名号很多,如雪个、传綮、个山、人屋、驴屋驴、朱道朗、良月、破云樵者等,晚年在书画上均署八大山人,他自己解释,“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八大山人四字书写时连缀在一起,看上去或像“哭之”或像“笑之”,也表现了他时哭时笑、哭笑不得的痛苦和矛盾的心情。

朱耷能书善画,风格独特,他的作品经常赠送给友人、贫士和山僧等,而一些显贵欲以数金换其一石一草也不可得,有的权贵持缕绢求朱耷作画,朱耷将其置一旁,认为只能用作包脚布。

写意花鸟画在明代得到很大发展,尤其是明代后期的陈道复和徐渭,对于这一画法的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的贡献,他们对于水、墨、纸的性能的掌握和运用已经达到自如的地步,作品潇洒活泼,纵逸多姿,对朱耷画风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

朱耷早年的作品,用笔较细锐,六十岁以后,用笔沉着浑厚,画风进入成熟期。朱耷亦能画山水,但以花鸟画成就最高,笔下的怪石、花竹、芭蕉、小鸟、游鱼等,形象夸张、简练、奇特,极富个性。

朱耷并不是随意描绘这些小动物的,而是在它们身上倾注了自己苦闷、愤速的感情,以此抒发胸中磊落抑郁之气。他经常用方硬研削的笔势来画小鸟和游鱼的眼睛,而且都作了近乎荒诞的夸张,那用焦墨画出的又黑又圆的眼珠,一律顶在眼框的上边缘,表现出一种白眼朝天倔强孤傲的神态,这哪里是在画什么鱼和鸟,分明就是朱耷自己的写照。比如《鸭图》,画的是巨石下一只抬头仰望的灰鸭,构图新颖别致,笔墨凝练厚重,石头用粗笔勾划,以焦墨点苔,形状险奇,给人以压抑和恐惧的感觉,而鸭子则直颈而视,白眼相对。画面左上角作者留出较多空白,和其他着墨处造成黑白对比的效果,于此处署款钤印,又保持了画面布局上的平衡。这幅作品可以代表朱耷成熟时期的画风。

朱耷还画过一幅《孔雀图》,画上两只怪模怪样的孔雀,站在一块上大下小摇摇欲倒的石头上,联想到清朝官员的帽子上有孔雀尾巴做的花翎,那么这幅作品的讽刺意味是不言而喻的了。

朱耷的花鸟画以简略为其特色,“笔简形赅”,善于用最少最精炼的笔墨来描绘物象的形和神,而重点又放在神态的刻画上。这种高度概括的画风对于清代中期“扬州八怪”以至近现代的许多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朱耷和他的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丨聂崇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