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夫妇是如何对待叛逆的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夫妇是如何对待叛逆的哪吒?

时间:2019-02-16 22:02:13

相关推荐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夫妇是如何对待叛逆的哪吒?

最近微博几次热搜,被一个丸子头,酒糟鼻,黑眼圈小孩刷屏了,他孤独的口头禅是“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在最近上映的电影《哪咤之魔童降世》中,“熊孩子”哪咤天生暴戾,却因拥有一对好父母,最终逆改天命,成为小英雄。不过,众所周知,《封神演义》中的哪咤就没有那么好运,剔骨还肉,他的下场十分惨烈。颜值不够,内涵来救,《哪咤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咤》)可是暑期档的Surprise,它被称为真正的“国漫之光”,打破的不仅仅是对中国漫画的成见,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父亲与母亲的不同教育理念。

影片中哪咤有个让人听了敬而远之的“爱称”——“魔童”,他集合了家长们眼中所有熊孩子的恶习:没礼貌,没素质,暴躁、叛逆,不尊敬师长,处处和家长作对……让人实在喜欢不起来。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申公豹的一句话,既是对哪咤、龙族的人生总结,也暗喻了现实生活中“熊孩子”们的处境。其实,最初的哪咤并不是熊孩子。可由于“魔丸”恶名,身负抵御妖族责任的李靖夫妇,只好将哪咤长年困在家中,即便他只有短短三年的寿命。

一次,寂寞的哪咤成功“越狱”。然而,却遭受了陈塘关百姓的联合抵御:一面视他为瘟神,把愿意和他玩的小女孩赶紧抱走;一面又朝他丢石头、骂他是妖怪。久而久之,哪咤开始暴躁、叛逆。“他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在与外界隔绝的山河社稷图中,一直渴望亲情和友情的哪咤,终于喊出了自己的委屈和心声。

和电影里的哪咤一样,他们从小就被贴上了“坏孩子”标签,没人愿意听听他们心里到底怎么想,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没人问问他们究竟需要什么。

其实他们需要的并不多,倾听、陪伴,还有关爱,让大家知道,他们并没有那么坏。可惜,往往他们得不到那些倾听。要父母理解他们或许没那么难,但要想得到外人的耐心就很难,也包括老师。哪咤不就是因为这样才与村民为敌的吗?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断想起和那些男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也不断在哪咤身上更多地了解他们当时的心境,想起他们的顽劣,他们的倔强,还有,他们的寂寞。朋克式的黑眼圈眼妆、夸张的表情、嚣张的姿势……世人眼中的魔童形象,又何尝不是家长们眼中的熊孩子?然而,“熊孩子”一定会成长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吗?

《哪咤》讲述了一个熊孩子打破成见,涅槃成长的故事:孩子生来无罪,即便是身负原罪的“熊孩子”,只要心怀善意,不为他人看法所左右,就能打破桎梏,活出自己的天地。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是谁

正视差异,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由魔丸降生的哪咤,生来就注定是个“坏孩子”。他们本质上不坏,甚至很多时候是出于纯真善良才闯祸。但是他们总是把最差的那一面表现出来,他们的执拗和让人无法容忍的「破坏行为」,常常遮盖了其优点,让他们自己,也让周围的人苦恼不已。从儿童发展的角度,两岁之前的孩子,会有很多「野蛮粗鲁」的行为,比如揪头发、咬人、推人、打人,这种「熊」,其实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却不懂表达的表现,再加上动作发育不到位,就会显得没轻没重。

哪咤“因为别人认定自己是恶,所以自己便恶给别人看”,和后来李靖对他说的那句“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是谁”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对比。哪咤不会理解他身上善、恶交织的矛盾性。于是,父母安慰他:你是灵珠。这是在正面暗示他:你是个好孩子,只不过你的某些行为不太妥当,让世人误解了你。养育中,我们有必要通过期望效应,将认死理的孩子引向光明。

然而,他们对孩子的爱,又并非毫无原则。哪咤在学艺时,伤及无辜,李靖严厉批评他:戾气太重,浮躁易怒。不仅让太乙真人没收了他的混天绫和火尖枪,还告诫他,没学会控制情绪之前,不准再使用这些兵器。而且还要求他学习打坐,修身养性。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发现,李靖夫妇的教育,虽然是以爱为底色,但在是非底线面前,他们仍然是坚决的,不可动摇的。这同样是帮助孩子走向卓越的根基。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在轻松的爱里长大的孩子和满是负担的爱里长大的孩子完全是不一样的。哪咤比敖丙幸福,即便自己是魔珠转世,也愿放下心里的愤怒,拯救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就像《正面管教》这本书里说一样: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叛逆期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做?

1.正向引领,鼓励孩子去克服。不断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历程,我们要学会陪伴、包容和等待。2.创造良好成长氛围。作为父母,要正视差异,多鼓励孩子,对孩子多一些认可。3.如果家长容易情绪激动,建议用书信或文字形式来沟通,以此可以有效地降低矛盾冲突的产生。4.赋予孩子责任和担当,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他想做的事,只有让孩子正视自我,为了获得成功他们会付出超乎想象的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从“熊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的对比中,我们更能够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也希望家长朋友能从故事中有所收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