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父母无奈时的“必杀技” 一种训练动物的养育技巧|《无条件养育》解读一

父母无奈时的“必杀技” 一种训练动物的养育技巧|《无条件养育》解读一

时间:2022-12-04 11:02:24

相关推荐

父母无奈时的“必杀技” 一种训练动物的养育技巧|《无条件养育》解读一

一、遇见一本书

两年前,我遇见了一本颇有争议的书。

那时我女儿2岁,正是经历第一个养育挑战(所谓T2)的时刻。

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如果有人问我:“你是否无条件的爱你的孩子?”,我会瞪他一眼,这不废话嘛!

而这本书,第一次证明了我的自以为是和无知程度。

我曾认为的无条件的爱是:

无论孩子有多么糟糕,有多么无法忍受,我都要爱他。

无论我自己有多么糟糕,有多么辛苦,我都要坚持爱他。

下面我用4个篇幅为大家解读这本挑衅当今不少育儿界理论的书——艾尔菲·科恩的《无条件养育》

这本书却告诉我:无条件的爱跟“糟糕”、“付出”、“忍耐”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听我慢慢说。

这本书可以分成两部分:

上半部分:有条件养育是怎样的?

下半部分:无条件养育是怎样的?

二、爱的撤销 & 正面强化

有一种被推崇的养育技巧其实是用来训练动物的!

不知你是否训练过狗?

教它“坐!”、“趴下!”、“手!”。

怎么训练的?

用正面强化法——做对了奖励一小块吃的。

怎么惩罚的?

暂停正面强化法——错了就停止给它吃的,或者是揍它。(也叫负面强化)

说到这里,各位父母可能会非常坚定的声称:我可没有使用这种方法来训育我自己的孩子,而且我坚决反对。

我想说的是,奖品(或惩罚品)如果换成了“爱”呢。

“你再不听话,妈妈不理你了!”

“哇偶,你把东西都收拾了,太棒了!”

“你拿了冠军,知道让妈妈有多骄傲吗?”

多熟悉,这些话。

我再翻译成孩子心中接受到的信息内容:

如果我不听话,妈妈将撤回她的奖品——爱!

我收拾了东西,妈妈开心,我获得妈妈的正面评价

我拿了冠军,所以妈妈以我为荣。

但万一失去了冠军,我是否失去妈妈的爱?

其实我们爱孩子爱的有多么“无条件”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到我在无条件的爱着他们。

而我们的行为、语言、表情,无时无刻的提醒着孩子——被爱的条件要么是行为良好,要么是取得成就

或许我们早已感觉到了“爱”对孩子的力量——那是一种超过生存威胁的恐惧,当我们这些新手爸妈手足无措的时候很自然的拿“爱”做筹码,让孩子听从命令。

不得不承认“撤回爱”(惩罚)和“正面强化”(奖励)用起来那么顺手、那么有效。

尽管有时候好像这种威胁并没有管用,事实上孩子正在冒着巨大的风险,试探父母是否真的会撤回爱,因为那种不确定会孩子极其焦虑。

于是,那个“我爱你是因为‘你是谁’!”的爸爸妈妈,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悄然变成了“我爱你是因为‘你做了什么’!”

三、书 中 精 华

1.“撤回爱”的形式(惩罚)

与其他养育手段一样,“撤回爱”以不同形式、不同强度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最轻微的表现方式是:

面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家长会不动声色地撤出“阵地”,变得冷漠、缺乏温情——或许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而最强烈的表现形式则是,家长会直截了当地宣称“你那样做我就不爱你了”,或“你做那样的事,我都不想跟你在一起了”。

还有的家长会选择在身体上与孩子隔离,其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家长要么会走开(往往孩子会哭泣或惊恐地大喊“妈妈!回来!回来!”),要么将孩子一个人留在房间或其他家长不在的地方。

这种策略可以准确地称为“强迫性孤立”。但这个标签会让许多家长觉得刺耳,于是找到了一个不致招人反感的词代替,以便让我们可以避免直面真相。或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个更招人喜欢的委婉语就是“暂停”。

(就是Time out,一度在国外很流行。我记得芭学院曾经也有一个“反思角”,性质非常相似。)

事实上,这个非常流行的训导技巧就是“撤回爱”的版本之一。

当孩子感到生气或失望,家长让孩子选择——回房间或去其他好玩的地方,这种做法没什么不对。如果她选择花点时间独处,如果所有的选项(何时离开、去哪里、做什么、何时回来)都掌控在她自己手里,那么这就不是驱逐或惩罚,通常还可以说是有益的。

我这里说的并不是这种情况,我的焦点在于“暂停”经常被家长用于向孩子下达宣判:单独监禁。

2.“撤回爱”的后果

即使孩子渐渐意识到妈妈爸爸最终会再次回来和自己讲话(或者说很快撤销暂停),但他们却很难从惩罚带来的震动中完全恢复过来。

霍夫曼认为,“爱的撤回”可以成功迫使孩子的行为更加符合成人的要求,但促使其行为做出改变的动机却是深深“焦虑自己可能会失去家长的爱”。……

事实上,另几位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这种形式的养育技巧会倾向于“让孩子陷入比打屁股还要更久的精神不适”。

毋庸置疑,家长拥有强大力量——利用孩子需要家长关心认可以及害怕失去家长情绪支持的弱点去操控孩子的行为。

但这种恐惧不同于怕黑,大多数人长大了就不怕黑了,而前者却经年不散,破坏力极大。

对于我们来说,童年时期没有什么比家长如何看待自己更重要,对“被抛弃”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都可以深深影响我们,即使已经长大成人。那么我们已经完全明白:“撤回爱”所造成的最显着的长期影响就是恐惧感。

即使作为年轻的成人,曾被家长这样对待的人也会更容易焦躁异常,他们会害怕暴露愤怒,会不敢面对失败;由于需要回避依附感,将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团糟——或许是因为他们害怕再次被人抛弃。(成年之后的恋爱、婚姻、工作中,失去的不确定感,让人们要么试图紧紧抓住、要么不敢真心投入)

……

3.关于“正面强化”(奖励)

如果我给你1000美元让你立刻脱下鞋子,你会乐意照做,然后我可以得意洋洋地宣称“奖励有效”。

但和惩罚一样,奖励永远都不会帮助某人对某项任务或行为产生责任感,一旦没有报酬,就失去了做这件事的理由。

……

你的孩子有多少“动机”做某事真的并不重要——使用马桶、练钢琴、去上学……任何事,你需要问的问题是如何让他产生动力,换句话说,动机的数量不重要,动机的类型才重要。

奖励之下的动机所产生的影响通常会减少我们想要孩子拥有的动机:一种比奖励更持久的真正的兴趣

……

实物奖励(金钱、食物)和象征性奖励(分数、小星星)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同样适用于口头奖励。在许多情况下,表扬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与其他形式的奖励一样差劲。

一句“做得好!”会干扰把某项任务真正做好。研究人员经反复研究发现:出色完成某项创造性工作的人在受到表扬之后,通常不会顺利完成下一项工作。

为什么?

原因有三:

一,表扬会制造“维持原有成绩”的压力,从而阻挠其将事情做好;

二,表扬会降低人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因为此时的主要目标变成了获得更多表扬);

三,一旦开始想着如何持续受到正面评价,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冒险,而冒险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项研究结果发现,经常被家长称赞“慷慨大方”的低龄儿童会比其他孩子在日常生活稍显吝啬,这再次与受到实物奖励的孩子表现一样。

每次听到“把东西分给别人,你真棒”或“你的帮助令我感到骄傲”这样的话,他们就对分享或帮助别人减少一些兴趣。(即我们试图教会孩子分享的时候)

在孩子看来,这些行为本身并没有价值,只不过是为再次得到大人的同类反应而不得不做出的行为。这一次,慷慨大方变成了仅仅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在其他情况下,就有可能是画画、游泳、学乘法或任何我们提供“正面强化”的事情。

……

真正关心孩子的家长会留意孩子的举动,会经常(尽管不能总是)将其看到的一切描述给孩子,并邀请他一同反思其行为背后的含义。

但“做得好!”不是描述,是一种评价,带有令人不安的暗示作用,极易让孩子意识到我们在如何看待他们。

此刻也不说“我爱你”,口头表扬传达的是“我爱你,因为你做得好。”——当然几乎没有人这么说,但我们的行为足够表达了——即仅仅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表达爱、表露兴奋。

同样,即使家长没有真的说出“我不爱你,因为你做得不好”,爱的撤回通常也发生了。在这两种情况下,这种信息无论如何都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各位可能觉得:哦天,这也太苛刻了,既不能说“做的好!”也不能说“我爱你!”。有必要这么神经质么?

那么我们就误会了作者的意思,作者的重点是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内心——我们是否仅仅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表达爱、表露兴奋。本书的后半部分将告诉无条件的爱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4.对“自我评价”带来的后果

“爱的撤回”与“正面强化”会给孩子造成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后果:感觉无助、不愿帮助他人、(长大后)害怕被抛弃的恐惧感会转化成对家长的怨恨感。

不过,最重要的一个后果是受制于“有条件养育”的人如何看待他们自己——进行“自我评价”

……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是否迎合自己或他人的期望时,最开始的后果就是自我评价的剧烈起伏。

一项全新研究结果显示:有条件的自我评价导致大学生“将饮酒作为赢得社会认可、避免被社会拒绝的手段”;

其他研究发现有条件的自我评价导致焦虑、敌意和自我防卫。

当自我评价遭到威胁时,而且这种威胁会时常发生,人们会变得暴躁。或者他们陷入抑郁,用自我毁灭的行为来寻求慰藉。

如果他们只是在自己外表好看时才会自我感觉良好的话,那么他们还极有可能因减肥患上饮食失调症。

相比之下,无条件自我评价,变成了人生中应该被争取的最佳目标。一般来说,不将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成绩之上的人,会更倾向于将失败看做是短暂的挫折和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不太容易陷入焦虑或绝望。

还有,他们几乎从不关心“自我评价”这件事!

花时间评估自己有多好,或者故意试着去自我感觉良好,不仅会影响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不良迹象,标志着你还存在其他问题——具体点说,它表明你的自我价值感极其脆弱且附加条件。

“自我评价的悖论——如果你需要它,说明你缺乏;如果你拥有它,就不需要它。”

那么,是什么导致人们陷入有条件自我评价的悲惨境地呢?在哪些情况下人们会冒出“只有……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这样的念头?

一个可能的起因就是竞争:将某人置于你死我活或冠军只能有一个的情境下,这是腐蚀人们自我价值感的最佳途径,教会人们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

另一个催生有条件自我评价的因素则是家长“过度管制”的养育模式(有条件养育的另一个表现,下一篇会涉及到)。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有条件自我评价似乎起源于他人的有条件评价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如果孩子感觉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会得到家长的爱——“爱的撤回”和“正面强化”技巧都会唤醒孩子的这种感觉——那么他们很难接纳自己,其他一切都由此走下坡路。

* * * * * * * * *

重提这本书是因为

在次年出版了另一本相似书

《不管教的勇气 : 跟阿德勒学育儿》

是《被讨厌的勇气》的同名作者

岸见一郎

更多【朝木说】:

●阅读笔记系列

【朝木说】为什么不写读书笔记?理由有仨!|读书群专栏

【朝木说】懒人是怎么写读书笔记的?|读书群专栏

●习惯养成系列

【朝木说】孩子悄无声息的继承着一种隐形财富——当然,也可能是羁绊!(连载)

【朝木说】一种绝对不会失败的习惯养成法(连载二)

【朝木说】微习惯是怎么放过被“自律”卡死的人生的?(连载三)

【朝木说】如何帮助幼儿培养核心习惯?“习惯养成游戏”奉上!(习惯文终)

●认知体系系列

【朝木说】为碎片化知识喊冤:你以为读了书,知识就不碎了么?|读书群专栏

【朝木说】把零碎知识组织起来,你会看到一个自己的“罗马帝国”!|读书群专栏

●其它

【朝木说】若你的规则无法帮助孩子自立,请废除它!

【朝木说】你帮孩子树立的是边界意识,还是一堵透明墙?

【朝木说】玩了几年积木,才发现这两件事……

【朝木说】让兴趣推动学习?或许是个误解!

【朝木说】分类游戏中的“隐藏技能”,你发现了吗?

【朝木说】有种游戏,孩子天天玩,我们却视而不见,或成了绊脚石!

【朝木说】别太较真儿!——关于游戏的引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