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优秀9篇)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优秀9篇)

时间:2021-03-02 02:29:48

相关推荐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优秀9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为个人定位和目标明确提供支持。总结需要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改进建议。培养自己的独特的写作风格,可以让文章更具个性。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篇一

五段式文章是指文章由引子、主体段落1、主体段落2、主体段落3、结尾构成。以下是一篇关于种植花生的心得体会的五段式文章:

引子:

种植花生是一项具有丰富农业知识和耐心的工作,我在过去一年中尝试种植花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耕作、肥料、水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并且也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乐趣和挑战。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种植花生的心得,希望能对其他人有所帮助。

主体段落1:

种植花生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花生喜欢温暖和湿润的气候,同时对土壤的要求也比较高,通常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并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在选择种植花生的地块时,我选择了一块有良好排水系统和充足阳光照射的土地。这样可以保证花生获得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主体段落2:

在耕作方面,控制杂草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杂草会争夺花生的养分和阳光,对花生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我通过定期除草并使用覆盖物来控制杂草的生长。覆盖物既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并且可以防止土壤流失和侵蚀。

主体段落3:

花生需要适当的肥料来提供养分。我使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来提供花生所需的养分。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质量,促进花生的生长。复合肥料则可以提供花生所需的常规营养元素。我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进行了合理的施肥,避免了过度施肥对花生生长的不良影响。

主体段落4:

水分管理是花生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花生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我使用了滴灌系统来有效地供给花生适量的水分。滴灌系统可以精确地控制水分的供应,减少水分的浪费和土壤的水分蒸发。通过合理管理水分,我成功地避免了花生的干旱或过湿问题,使花生生长得更加茂盛。

结尾:

通过种植花生,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农业知识,还体会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耐心。种植花生需要不断地观察、调整和适应,同时也需要耐心和恒心。虽然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付出努力和坚持,收获将是值得的。我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其他有兴趣种植花生的人们,让大家能够共同体验花生种植的乐趣和收获。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篇二

娄荣山有两个身份。两年来,他会计算好时间,在导课老师介绍授课教授的空档,悄悄地溜进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的课堂,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打开本子,贪婪地听讲,忙忙地笔记。交流互动时,他常常有发言的冲动,但是马上会遏止这种念头。此时,他会想起学院老师善意的告诫:衣服要穿平时的衣服,尽量不要参与讨论和提问,要低调到没有人注意你。

更多的时间,他会换上印有“中国保安”的蓝色制服,坐在八里庄南里老鲁院的门房里,盯着挂在墙上的监控,一丝不苟。

娄荣山是河南漯河人,短发,国字脸,皮肤黝黑。他来鲁迅文学院做保安接近两年,中途回老家一趟盖房子,犹豫了半年时间,最终还是说服家人回到自己的文学圣地。他羞涩地说他这个年龄还干保安已经明显不合适了。他的年龄是个迷,多次探问他都笑而不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儿子已经结婚,女儿在高中。提起女儿,他很得意:这女子遗传了我的文学基因,写东西真好。

他所谓的文学天赋是:小学四年级时曾获得全县某次作文比赛的第一,引起了学校的关注、家长的关注、村里人的艳羡。娄荣山点燃了一根烟,重重地说:“是他们捧杀了我”。他说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自我膨胀”,大量阅读课外书,严重偏科,导致没有考上高中。

“这事情对我打击很大,我脑子当时就乱了,在家呆了一年多。但是当时野心还是很大,曾经去附近的高中旁听过,写了十万字的一部长篇小说。当然现在看,内容都很幼稚,不值一提。”娄荣山说,“但是,我就是不死心,我觉得我有许多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表达出来很可惜,所以说,我心里其实一直有个魔鬼。”娄荣山说到文学时用了“魔鬼”这个词。

鲁迅是他一直敬仰的并且认为思想在当时是最清醒的人。他看着远方说:“我奔着鲁迅文学院来,哪怕做保安呢!”他来北京做保安,终于费尽周折当了鲁迅文学院的保安。在干好工作之余,他用真诚和对知识的渴望打动了学院的领导、高研班的班主任,终于得到了可以旁听的权利。平时没有课时,他就自己看书。他看的书很杂,比如《道德经》《黄帝内经》《哲学史》《西方文艺流派》等等。

目前,因为工作的特性,他只有碎片的时间。稍有闲暇,他就会掏出手机记录自己的灵感和思索。目前已经积攒了三十多首诗,在一些省级刊物上发表了七八首诗。

他展示他的诗歌《白月光》给我看。激动地描述、铺陈着一种情景:“文字追求的是一种唯美。你看,我没有直接写月光,但是你能感觉到月光,因为溪上的荷它有影子,月亮照出的淡淡的影影绰绰的影子……最后一句,描述的是我的梦境,我这时不考虑布局,只受潜意识控制。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下,女人婆娑,摇曳着送酒来了。真美!”

王義之与我。

对坐兰亭上。

清风以佛祖的宽慰。

在骨骼里笔走龙蛇。

溪上的荷。

对自己的影子享有。

独到的审美。

每一块石头都面若冠玉。

青草坚守着自己的纯粹。

深山以其之深。

足以闲掷。

来时的荒芜和。

去时的空茫。

天地之间静候。

一场止于至善的雪。

沟壑黑白分明。

茂林修竹也难掩其。

体态风流。

言语玑珠。

相公,相公。

为妻我给你送酒来了。

他还用西方超现实的笔法写了一首诗歌,里边出现类似“一把纯物质的枪,处于自我敌视的状态,横躺在灵魂身边”这样的表达,思索、挣扎,给人一种诡异的新意。

在他的《老鼠和它有关的事物》一诗中,他通篇只有一个字“吱”,长长短短地摆成一个老鼠的形状。他说:“这首诗在描写一种试探、提防、犹豫、得手,最后到放肆,到疯狂,到毁灭的状态。你看,刚开始老鼠出来了,‘吱’地叫了一声,是在试探,然后稍微大胆一点,‘吱吱吱’,见没有危险,就放肆开来,胡蹦乱跳……最后,吃饱玩累的它没有能回归洞中,被天敌猫捉住,丧命。”

他用这首诗来暗指人类的疯狂和无限的攫取。

他甚至还给一位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的80后诗人改过一首诗。他把原稿对比着让我看,他很看不上的样子说:“他写的是他对村庄的感恩,其实他不懂村庄,他已经对村庄没有了感情。”

他说,有时候不是读者有了问题,而是作者出了问题,写出来的东西不可读了,缺乏思想性、可读性。

他说,一个作家,要完成两个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积累,然后是思索,名利却是副产品。当你静心丰富心灵,修炼到一定实力,出了深刻的作品,名和利就自然来了。

他说,写东西和干农活一样,不管什么流派什么风格,你要把它做绝,做到极致,像电视里表演的绝活一样,别人达不到。

他还说,人生本来没有意义,是人们自己赋予了意义。人们用宗教来释放心灵的苦痛,磨平社会的矛盾。

他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既满意又不满意。满意的是:在这个文学的小院子里,外边是滚滚红尘,看着出出进进的文人们,接触他们,接触文学,思考文学,很享受;不满意的是:自己缺少一次系统性地学习和实力提升。

链接:

贾作胜:清华大学图书馆保安,考上山东师大历山学院。

张团政:中国人民大学保安员,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录取为法律硕士研究生。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篇三

种植花生是一项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农事活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亲自参与了花生的种植工作,并且收获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这一经历,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农业的知识,还体会到了种植花生所需的耐心和细致。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准备工作。

首先,种植花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我们需要选择一块肥沃的土地,并确保它的排水性良好。种植之前,还需要将土壤进行腐熟处理,以提供花生所需的养分。此外,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花生品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准备工作的充分准备对于后续的花生种植工作至关重要。

第三段:耕种和管理。

在花生的种植过程中,耕种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需要进行犁地和耙地等基本耕作操作,以确保土地的松软和通透。然后,在适当的时间和季节,我们会进行花生的播种。播种时,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花生种子放入土壤中,确保它们正确而均匀地分布。接下来,我们需要经常检查花生田的湿度和水分,及时进行浇水和灌溉。此外,除草和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花生作物的健康生长。

第四段:成长和收获。

在经过几个月的耕耘和照料之后,我们终于能够看到花生植株的茁壮成长。青葱的花生苗长成后,它们会开始结出黄色的花朵,并逐渐形成花生壳。通过细心观察,我们可以根据花朵数量和外观来预测收获的时机。当花朵渐渐凋谢,花生植株的叶子变黄时,说明花生已经成熟。此时,我们可以从地下小心地将花生根茎挖出,然后剥掉外层的花生壳,享受到这颗饱满的花生的美味。

通过这次种植花生的经历,我不仅学到了农作物生长的基本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踏实努力的重要性。耕种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细致地完成,从准备土地到播种、管理和收获,都需要经过认真思考和付出辛勤努力。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农耕劳作的辛苦和艰辛。农民们每天都要背负着沉重的劳动和希望,为我们提供美味的粮食和食品。

总而言之,种植花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收获的过程。通过亲身参与,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农业知识,更体会到了农耕劳作的艰辛和幸福。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珍惜每一颗种子的成长,更加敬佩那些辛勤耕耘的农民。我相信,只有付出真心和努力,我们才能收获更多的喜悦和成果。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篇四

傍晚时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北京这个叫八里庄的地方,却发现周围的街道有些破旧,转了好几个弯儿才看到鲁迅文学院的大门。第一印象便是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高高的围墙挡住了我的视线,也挡住了飘落进来的尘土喧嚣和浮躁,彰显一种幽静典雅的气息。

手握录取通知书,在亲人们的陪伴下来到了教学楼里的新生报名处,接待我们的是班主任王冰老师和景瑞老师。王冰老师是一位年轻的文学硕士,温文尔雅的笑容,完全一位儒雅的书生;后来才知道,王冰老师刚刚获得冰心散文奖。而景瑞老师则是负责后勤工作的班任,年纪稍微长些,但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两位老师对我嘘寒问暖,让我一颗忐忑的心慢慢平静了下来。

“妈妈,我终于看到鲁迅先生了,我们老师最崇拜鲁迅先生了,给我们讲过好多鲁迅先生的故事……”儿子显得比我还要激动,伸手抚摸着那一尊尊雕像,带着少年的热情和纯真的敬仰。

“同学,你是本届培训班的学员吗?”忽然,一个亲切的男中音在耳边响起,蓦然回头,我看到一位个子高高有些清瘦的男士站在我的身旁关切地问道,“你家是哪里的?”

当得知我来自吉林时,男士异常惊喜说原来我们是老乡。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乡竟然是鲁迅文学院的施战军副院长,他望了一眼我的轮椅然后有些责备地口吻说:“为什么不在报名表上写清楚你的情况呢?那样院里会派车去接站,你的家人也能少些辛苦和忙碌……”

“子燕,千万不要有任何自卑心理,大家都是平等的。鲁院就是学员们的家,鲁网二班的二十名学员就是你的兄弟姐妹,好好珍惜吧。”施战军院长鼓励我要克服这种自卑心理,跟大家平等相处,汲取知识的同时收获可贵的友谊。

大家都是平等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勇气,情不自禁地直了直身子,让因为坐了长久火车而酸疼的脊柱尽可能伸展起来。虽然还没见到其他的师生,但我暗暗给自己鼓劲儿——加油,子燕,只要投以微笑,收获的,肯定也是笑容!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篇五

一夜辗转不安,接下来是白描副院长的课,他给我们做了《优秀作家素质解析》。在这堂课上,白院长第一次将“作家”这个称呼加在我们这些网络作者身上,至少于我,难以抑制地产生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

白描老师以作家贾平娃和路遥为实例,讲解优秀作家应该具备的六大条件:一是深度的感情体验;二是勤奋的创作训练;三是诚实的劳动态度;四是丰厚的美学修养;五是文学的终极较量;六是强烈的超越意识。白院长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该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而文学不同于科学,文学必须拿出纯属你个人的东西,要有无榜样的意识。这句话很深奥,虽然一时还无法透彻地理解,但记住了白院长郑重讲出的鲁院校训,那就是:“师承,创造,担当,超越!”

今天下午的课很别开生面,因为是与两位美女老师进行文学对话。其中一位是来自英派瑞克科技的执行总裁崔曼莉,她的职场大作《浮沉》一度居于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另一位是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邵燕君副教授,同时她还是评论家。与两位老师的文学对话,让我较深地了解到一些关于传统文学现状及出版方面的知识,虽然话题一度走偏,辩论的场面也有些激烈,但最终仍然回归正题,圆满结束。静下来作个总结,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赞同崔曼莉老师那句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是一种信仰,也是我今后的发展方向。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篇六

上午9时整,在鲁迅文学院五楼大教室里,第二届网络作家班举行了庄严的开班仪式。主席台上端坐着中国作协领导陈崎嵘、谢广才,鲁院院长张健、副院长白描和施战军,还有主办方的各位领导们。

最感动的是开学典礼结束后,各位领导来到我身边嘘寒问暖,童之磊总裁和陈崎嵘部长还亲切地鼓励我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创作。全体师生留下珍贵的合影后,班主任景瑞老师又带我们去参观了鲁迅文学院院史展览。虽然只是匆忙间的浏览,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已经深深印入脑海,让同学们感受到老一辈革命根据地的红色精神和对文学的执著追求。

一开始听说这次培训是高强度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凑。果然,下午2点整,第一堂课就开始了。讲师是《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先生,题目是《想像的传统》。这位李老师真不愧是著名的评论家,一开口就来了个“下马威”,直言他对网络文学的态度是比较针对的,甚至是苛刻的。语出惊人,绝大部分作者都因为自己来自于网络,感觉有些囧。课堂气氛很怪异,似乎都在思索老师的提问,是否真的有网络文学?不过,纠结中最后讨论的结果相对是好的,那就是网络与传统并不冲突,如果把传统当成资源,把网络当成平台,这才是最大的“双赢”。

这第一堂课将近三个小时,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李敬泽老师关于处理写作的观念。他指出第一是时间,第二是空间,第三是人,第四是人的行动,第五是语言。让想像延伸,小说的精彩在于“莫测”二字,人物的鲜明要以情节来推动。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与想像力息息相关,年轻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磨炼。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篇七

花生,在我心中总是有一种独特的味道。那是从小就开始种植花生的体验造就的。每当回想起那一段段与花生相关的往事,我都会沉浸在淡淡的快乐和甜蜜之中。种植花生虽然辛苦,但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回忆和隐藏在其中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为您分享一下我种植花生的心得和体会吧。

第一节:奋力努力,才会收获。

记得那是一个酷热的夏日,阳光普照,空气中弥漫着成熟庄稼和汗水的味道。我帮着父亲种植花生,整整一天都在田里忙碌着。那一年,夏天特别旱,父亲不得不多次灌溉。我发现,花生虽然外表看起来娇小无力,却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种子中埋下希望,然后耐心的等待,静静地看它们一点点长大,直到终于可以收获那些饱满的果实。我明白,只有真正投入心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回报。

第二节:孕育希望,需耐心呵护。

花生种植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每一次遇到种植的难题,我都会不厌其烦地向父亲请教,学习从每一片土壤中汲取养分的方法。为了让花生能够顺利生长,我们控制病虫害、做好病害预防,定期进行施肥和浇水。有时,我们还需要在花生长势良好时,仔细为其松土,避免因长势过猛而影响产量。这个过程饱含着无数的希望与付出,只有有耐心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第三节:收获美满,恰逢时节。

当花生到了收获季节,地里的花生都在泥土中扎根,初春的风里弥漫着一股清香。每一株花生植株都因我们的辛勤付出而长势鲜艳,黄中带上一丝金黄,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赏。在收获的那一个时刻,我们会感到切实的成就感,也会对我所做的努力感到欣慰。我们剥开花生壳,透过一层层的壳见到那颗颗晶莹剔透的花生。这个时节教会我,兢兢业业的付出,会得到硕果满树的回报。

第四节:饮水思源,感恩付出。

花生的收获提醒着我们不仅要享受收获的结果,更要铭记所受之恩。正是因为那些背水一战的农民,为了让我们有这一营养丰富的食物,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和努力。他们在荒芜的土地上种植,用心呵护每一株花生,用他们的辛劳托起了大家的美味。我们享用花生的同时,更要感激他们的付出。这种感恩之心,可以让我们看到那些我们曾经忽略的艰辛与汗水。

第五节:以花生为媒,深化亲情。

种植花生不仅仅是一种种植技巧的积累,更是家庭的联系纽带。每年花生收获的时候,我和父亲总是一起忙碌,一起收拾花生。我们忙得满头大汗,满脸红润,但也透露着幸福与温馨。与父亲一起种植花生的时光成为了我们之间点缀生活的一抹亮色,也充实了我心中家庭的温暖。因此,我深知:花生不仅有营养,更有温情。

总结:

种植花生的心得体会,不仅是我个人生活中的一段回忆,更教会我懂得人生中的真谛。付出努力、耐心呵护、感恩付出、以及家庭的温暖,这些无论是对于种植花生还是对于人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首曾经的岁月,我亦如花生一样,逐渐长大并收获着美好的结果。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篇八

现在将这几天的收获简单做个总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刘正荣主任耐心讲解了《传播革命的机遇与挑战》。刘主任希望作者们在尽可能的载体上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只有在某一方面创作出特色,那才是最大的成功。

鲁院施战军副院长在《迁徙文化与城市文学》中指出,小说要写风俗世情,让本质力量得到对像化,有一种声音最能代表人的心灵,那就是文学主题:在生、死、爱的过程中,要对信、善、美保有诚意。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福民老师的《关于网络文学的几个问题》,让我们深深地反思,当下文学精神的资源在哪里?是不是“在嘲笑前人的笑声里,我们也一样会被后人嘲笑?”

带着如此沉重的思考,又迎来了与影视剧作家路远和出版家兴安老师的对话。说到路远老师自然想到电视剧《京华烟云》,那可是一部收视率相当高的作品啊。同学们欢呼雀跃,休息之余与二位老师合影留念。是的,从来没想到能与老师们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轮椅上的我也加入了雀跃的队伍。

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是1月25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的领导跟我们进行了一次最近距离的对话,号召学员们积极加入作协,成为中国文学一股崭新的生力军。虽然后来这次“对话”被炒作成“招安”,但同学们都发自内心地重视起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理念。因为作协的参与,代表着文学界对于网络作者们的认可,代表一种正式的沟通正在形成。网络“写手”或许不会成为真正的“作家”,但至少是一个作者,至少要为自己的读者负责,为整个文化的传承负责,这才是一个忠于文学者的.品德。

时间过得真是快啊,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匆匆过去了,明天就在迎来毕业典礼。此刻的内心升起无限的留恋,相信其他的同学也跟我一直不舍。这次培训是我人生中一次巨大的洗礼,让禁锢在轮椅上的心灵得到空前的震憾和激励;同时,更幸福的是,我收获了人间最珍贵的师生情,同学谊,这体段经历,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感动温暖我,在为我不断攀登的源动力。

在大师们说书式的讲学中,我感受着浑厚的文化学养、栩栩如生的事例、对文学执著的坚持,从中汲取大量的文学知识。这些宝藏,将会成为我一生的珍藏。感谢培育我们的鲁院,感谢各位老师的传授,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在以后的创作之路上,我会以真诚的心灵去默默品读,然后写自己想写的故事,让爱成为永恒的大旗,让信善美在我的文字中流淌。

会写散文的人优质篇九

上午,课节叫《阻碍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观念因素》,讲师是中央党校文史部副主任周熙明,这位老教授用他饱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大国崛起,大道行思,其原动力来自文化”,为我们上了一堂人类文化的哲学。周熙明老师一共阐述了十大论点,其中我最认可的是中国对于文化的价值排序,和西方实在有着很大的差别。周熙明老师引用了邱吉尔的一句话“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莎士比亚。”我们也在憧憬着,希望文学在中国也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政治经济等等并驾齐驱。

最值得期待的,应该是蒋子龙老师的课了,并不仅仅因为蒋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同学们早就听说,蒋老师的课更像是在跟好朋友聊天,能带动我们思考,一起轻松谈论话题。果然蒋子龙老师没有让同学们失望,他讲的.《文学无门》让我们了解时下文学形势,以及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和作为一个文学人应有的心态。这位大师用他平易近人的作风、风趣的语言以及厚重的写作体验,让我们折服,赢得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喜欢;尤其是蒋子龙老师提出要“灵魂写作”,实在让我获益良多。更让激动的是,我很荣幸地珍藏了这位著名大师的签名,同时留下更珍贵的合影!

晚上6:30分,另两位班主任王祥老师和马季老师带大家来到三楼小议室,师生间进行第一次面对面的对话。文学评论家王祥老师独特的艺术家风度使我们折服,中国作家网主管马季老师的谦虚平各让我们尊敬。望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着实有些紧张;更没想到的是,与我相对而坐的马季老师,竟然点名让我第一个发言。

轮椅上的我手心冒出了冷汗,一双双热情而小心的目光投到我的身上,而我,究竟要如何自我介绍呢?“今夜阳光明媚,今夜多云转晴(窃笑)……能来北京我心里老激动了!那啥,我是一名来自东北那疙瘩的网络写手,接到鲁院通知书,我的心都要蹦到嗓子眼儿了,哎呀妈呀,这不是做梦吧……”心里反复叨念着小品里面那些家乡话,想调解一下紧张的气氛——只是后来脸红红的,终于没胆量讲出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