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古代处决死刑犯不仅秋后问斩 还要在午时三刻?原来大有讲究

古代处决死刑犯不仅秋后问斩 还要在午时三刻?原来大有讲究

时间:2021-03-16 15:02:44

相关推荐

古代处决死刑犯不仅秋后问斩 还要在午时三刻?原来大有讲究

不管是穿越剧还是写实剧,里面总是或多或少会出现处置犯人的情景,尤其是死刑,每次都是重头戏。但是不知道小伙伴们发现没有,在古代,被判为死刑的犯人总是会等到秋后才问斩,而且还得选择午时三刻。其实这并不是巧合而是经过广大人民群众总结出来的真理,不仅如此,这样做其实还包含了一些对未知事物的迷信,种种原因都让人深思。

《唐六典刑部》中就有明文规定,每岁立春后自秋分,不得决死刑。另外皇帝生日,国庆节以及24个节气日也是不能处决死刑犯的。那么为什么古人偏偏喜欢秋后算账呢?实际上这和古人的遵循自然天意观念一致。古人认为人的行为要顺应天意,不可逆天而行。对于古代犯人的刑罚,其实死刑并不是最残酷的,那些刑罚才是最令人可怕的致命法宝。秋后问斩起源于汉朝,那时候规定秋冬行刑,除了那些谋逆大罪会立即斩首之外,一般的死刑都会在秋季霜降之后执行。这其中的意义就是顺应天意,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则是万物凋零的季节,为了能够更好的承顺天意,处决犯人也要遵循这个规律。行刑的时间一般都是午时三刻,甚至早早出来也要等到这个时间,这又是为何呢?这并不是什么“午时已到”的梗,而是古人们借用了阴阳家的学说。古人普遍相信时间是有着鬼魂的,而人死后无论好坏鬼魂都会出现,无非是好坏之分,但是在午时三刻的阳气是最重的,这时候如果行刑,就算是有鬼魂,也会因为阳气而灰飞烟灭,这样就省了这些鬼魂在死后还要去害人。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