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孩子不喜欢学语文怎么办?激发学习内驱力 让孩子爱上语文

孩子不喜欢学语文怎么办?激发学习内驱力 让孩子爱上语文

时间:2019-01-24 23:03:42

相关推荐

孩子不喜欢学语文怎么办?激发学习内驱力 让孩子爱上语文

可能很多家长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孩子不爱朗读课文,学习语文时没精打采,老打瞌睡;孩子做语文作业爱拖延,总是放在其他作业之后做;孩子一年看不完一本课外书,写不上几篇作文;孩子的语文成绩不见增长,反而还在下滑;……

其实,以上这些,都是孩子不喜欢语文的具体表现。对他们来说,学习语文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和愿望,即或偶尔学习,也是出于应付作业和考试。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呢?关键要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内驱力,让孩子对语文产生兴趣,从而喜欢上语文。

内驱力,就是孩子自觉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或愿望。动力仅存一时,还可消失,内驱力才能持续推动学习,增强主观能动性。只有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才能让孩子逐步喜欢上语文。

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本人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家庭教育探索,提供4种激发孩子学习语文内驱力的简单方法,或许对你家孩子管用、有效。

01 兴趣引导法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活跃期,求知欲特别强烈,对于“兴趣”有比较大的依赖性。所以,家长不妨通过有趣的方法,引导孩子喜欢上语文。

比如,在家里举行阅读比赛,家长和孩子共读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然后集体朗诵,活动结束后给孩子小小的奖励,从而引导孩子喜欢上阅读、喜欢上语文。

02 自主体验法

人天生就不喜欢被虐。

家长要改变对孩子的控制欲和干涉欲,引导孩子“学”“用”结合。通过演绎课文、开家庭读书会等自主体验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都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的,家长可以把里面的故事改编成小品或者话剧,然后和孩子一起来演绎,让孩子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

以《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课为例,通常做法是两个家长中一个演老爷爷,一个演老奶奶,孩子演金鱼,通过演绎告诉孩子做人不可贪得无厌这个道理。

中学课本中,也有很多课文选自《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等史学名著,故事情节性、内容思辨性都较强,家长可组织并引导孩子开展故事讲述、主题演讲、专题辩论和课本剧表演等自主体验活动,在知识汲取和思想渗透中不断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从而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热情,增强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03 亲子生活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应“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环境和现实生活之中”,做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需要走进生活,得到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润,从而更好地丰富学习内容,增加知识厚度。

比如,周末、节假日,家长可带孩子到图书馆、博物馆、天文馆等有价值的地方去发掘“生活处处皆语文”,发现语文之美,进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再如,针对《背影》等亲情类课文,家长可组织并引导孩子开展讨论交流、实际观摩或亲身体验等活动,用耳闻目睹、亲身感受来自我比对、深刻体悟,从而真切感知“大语文学习法”的价值和意义。

04 阅读带动法

相对于老师,孩子更加信任父母,认为父母就是自己的全部世界。所以,家长要利用好自己的影响力,带动孩子一起阅读、学习。

比如,在家里,家长经常读书,孩子受到影响也会来读书;家长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孩子通过听故事会更加喜欢阅读;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在亲子读书中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温馨感,从而逐渐喜欢上语文。

教育不应是注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

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就是“火”,一旦家长引导、激发孩子点燃这把“火”,将会让孩子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形成“燎原之势”,孩子的学习成长之路也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我是阳春老师,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助力学子成长

- THE END -

阳春老师,教育学硕士,重点中学老师,多年教育教学经验,专注语文学习、阅读写作和家庭教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