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慢性病患者要知道的七个用药守则

慢性病患者要知道的七个用药守则

时间:2019-06-24 16:11:33

相关推荐

慢性病患者要知道的七个用药守则

以下是对几种慢性病女患者的避孕提醒。(1)心脏病女患者不宜选择口服避孕药,比较理想的方法还是选择避孕套或外用避孕药,如避孕膏、避孕栓、避孕片等;(2)结核病女患者需要进行抗结核的治疗,常用的药物中有利

1慢性病女患者的避孕提醒

以下是对几种慢性病女患者的避孕提醒。

(1)心脏病女患者不宜选择口服避孕药,比较理想的方法还是选择避孕套或外用避孕药,如避孕膏、避孕栓、避孕片等;

(2)结核病女患者需要进行抗结核的治疗,常用的药物中有利福平,由于其与口服避孕药同服时,使避孕药的效果下降,可能造成避孕的失败,所以最好选用避孕套或外用避孕药,如避孕膏、避孕栓、避孕片等;

(3)生殖器炎症女患者如阴道炎、宫颈炎等可以选择避孕套或口服避孕药,因为口服避孕药可以促使宫颈黏液黏稠,从而堵塞宫颈口,形成生殖道保护屏障,阻止一些病原体上行感染,对疾病有益;

(4)月经病女患者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以免增加经血量。对月经不规则或痛经患者可以选用口服避孕药,因为有的痛经与排卵有关,抑制排卵,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5)子宫肌瘤、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癌、卵巢癌等肿瘤女患者,在选择避孕方法时不宜选择口服避孕药,宜根据情况选择宫内节育器(上环)、避孕套或避孕药具,因为避孕药属于性激素类药物,不适合这些患者使用。

2患慢性病妇女如何正确避孕

避孕是每个已婚妇女早晚要面对的问题,对身患慢性病的妇女来说,采取何种方式避孕,其意义更为重要,避孕一旦失败,往往会加重原有的疾病程度,甚至危及生命。那么,患病妇女应如何选用合适的避孕方法呢?

高血压病

研究指出,口服避孕药连续五年后,5%的人血压明显升高,年轻妇女没有高血压,但进入中年后出现高血压,体胖的妇女尤其如此,平时有高血压的人会加重,因此最好不用口服避孕药,可采用宫内节育器或阴道隔膜等方法。

心脑血管病

据报道,对于此类患者,如常服口服避孕药会使心肌梗死的机会增多,会使血栓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增高。因此,心脑血管患者以避孕工具方法为好。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使用宫内节育器会带来一定弊端,因此只能采用阴道隔膜或安全套避孕。

慢性肝病

避孕药中含有性激素,而性激素是在肝脏内代谢的,所以口服避孕药可增加肝脏负担,尤以含有雌激素的制剂为甚。因此,已有肝功能损害的人应避免使用避孕药,而以工具避孕为好。

乳房病变

口服避孕药可减少乳腺小叶增生、纤维瘤等良性病变的发生,但对恶性病变无保护作用,应以避孕工具为好。

盆腔器官炎症

有慢性盆腔炎者尤其经常发作的患者,不宜使用宫内节育器,因为可以诱发炎症发作,而以口服避孕药为好。

子宫肌瘤

患有子宫肌瘤者,在妊娠或口服雌激素时,肌瘤可以增大,所以不宜使用口服避孕药,可采用阴道隔膜等避孕方法。

阴道炎

以使用避孕套为佳。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男女生殖器的直接接触,而防止交叉感染,又不会给治疗增加困难。

月经过多的女性

月经过多的女性不宜上环,因为宫内节育器会阻碍子宫内膜剥脱和修复,使月经量增多。以口服避孕药为佳,不但能避孕,而且能减少月经血量,一举两得。

3慢性病患者漏服药品 切忌随意补服

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内科主任 胡春玲主任医师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通常需要规律服药,漏服药品会带来比疾病本身更为严重的危害。但现实是,许多人尤其是老人往往容易忘记在规定时间内服药。漏服药品是否只需补服那么简单?答案是否定的。

慢性病患者漏服药品时,切忌自作主张随意补服,以免引起血药浓度突然升高而引起药物中毒。是否需要补服,得根据漏服药品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时间处于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一半以内的,可以按量补服,下次服药再按原时间间隔;如果超过用药时间间隔的一半以上,则不需要再补服。

举例:漏服降糖药,该如何做?

降血糖药中的磺脲类药物:需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每日一次。万一漏服,但能在午饭前想起时,可以根据血糖情况按照原来的剂量补服。如果时间已过午餐,就要视情况半量补服。

血糖调节剂类型降糖药: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等血糖调节剂类型降糖药需在用餐时服用。如果刚吃完饭才想起来未服药,可以立即补服,如果马上到下一餐的吃饭时间了,则先要测量餐前血糖。如果血糖升高不明显,就无需补服,但如果血糖升高明显,则应该要适当增加餐前用药剂量或者适当减少这一餐的进食量,以使血糖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减少漏服而造成的影响。

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这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是延缓肠道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如果在餐中或刚吃完饭想起漏服,可以马上补服,但如果是吃过饭之后再补服的话,由于缺乏作用底物,药物的降糖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双甲二胍等双胍:这类降糖药不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单药应用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如果二甲双胍的用量比较小,漏服后可以通过加大活动量的方式来降低血糖,或者联合用药者在明确血糖水平升高后再补服,要是已经到了下一次使用药物的时间了,则无需再补服了。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只有严格按照医生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服药,才能确保使用的药安全有效。

小技巧 帮助加强服药记忆

为了加强服药记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小措施。下面一些小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或家里老人们)的记忆。

1. 使用分药盒: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可以使用分药盒,分药盒里面有7个格,分别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每格可有三小格子,分别为早、中、晚,每个小格可盛放一次服药的剂量,记不清是否漏服药,看看这次小格里的药是还在,就清楚了,无需烦恼。平时可以把它放在显眼的地方,外出时也可以放在兜里随身携带,以便督促自己按时服药。

2. 制作一个简易的用药台历:制作一个简易的用药台历,把药名、服药时间和次数都备注在上面,每吃完一次,就在相应的位置上打一个勾,这个台历最好是放在每天都能经过的地方,如床头柜、客厅茶几等,能时时提醒自己服药。

3. 用手机备忘录或闹钟提醒:提前把服药时间、剂量等输入手机备忘录中,提醒自己吃药,如果是老人,提醒的铃声最好是洪亮的音乐加震动,这样即使手机放在兜里或不在身边,也能听到,也可以设定闹钟来提醒吃药时间。

4我国慢性病、不孕症高发 医学专家“支三招”

在谈到人体奥秘和身体健康这一话题时,左焕琛教授透露,在70年代我国不孕不育只占3%还不到,但是现在全国有4千万人不孕不育,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12.5%,也就是说我国每八对结婚的夫妇有一对存在不孕不育的问题。在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时,左焕琛教授表示,生活环境紧张、长期熬夜、内分泌失调、环境污染、食品中激素过多都是可能的“元凶”。

同时,左焕琛教授提醒国人防治慢性病。她介绍道,慢性病指的是糖尿病、恶性肿瘤、高血压、骨质疏松、精神病等病症。我国慢性病发病之快令人惊讶。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警告我们,如果再不控制将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去年7月透露,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

左焕琛教授为国人防治慢性病“支三招”。她表示,第一是做到合理膳食,少吃盐和油;第二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至少80%的心脑血管和40%的癌症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和戒烟来预防;第三是心理平衡,心理健康可以带给人一个健全的神经系统、健全的内分泌系统。

5慢性病患者要知道的七个用药守则

1.药物搭配要谨慎。慢性病患者即便是用非处方药也应咨询医生或药师。药物进入肝脏后需要在“肝药酶”的作用下促进代谢,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就可能因“争抢”肝药tulaoshi酶而发生副作用。比如,红霉素、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等同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前两种与某一药酶结合力最强,结合后药酶会失去活性。如果同时使用了息斯敏、他汀类等也需要这一类药酶的药物,它们就不能充分被解毒或代谢,严重者会导致毒性反应。此时如果选择“品性”较温顺的阿奇霉素,则能尽量避免这种因合用药物可能产生的毒性。

2.尽量避开伤肝肾的药。一方面,要选择肝毒性小的药物,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多药同用。专家认为,作用相似的两种药尽量不要一起用,或者剂量减半。

3.不随便增加药量。例如,吃抗生素时,在剂量和疗程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有些人就按照自己感觉来,本来该吃两片却吃了四片,有时用了两天不见效就换药或停用,还有的人一吃就是一个月。这些都会显著增加药物损伤肝肾的风险。

4.肝肾不好,吃药要小心。慢性病患者就诊时,一定要尽量详细、全面地介绍自己的病史。患者可以根据肾功能不全的程度,一方面可以适当减量,二是拉长用药时间,如原先8小时吃一次,改成10小时吃一次。

5.吃药时不喝酒、茶或咖啡。很多慢性病用药和乙醇、茶、咖啡是“冤家”。

6.吃药时,不大鱼大肉。大量摄入高蛋白,会加重肾脏负担,疲惫不堪的肾脏可能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应对药物的威胁,损害也就在所难免。

7.不吃来路不明的偏方草药、中药及健康食品。有患者原先病情稳定,但转院没多久就去世了。原来这名患者坚持要吃中药。大剂量吃中药后出现高血钾,引起不良反应。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