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慎终追远:汉字中的祖先文明

慎终追远:汉字中的祖先文明

时间:2019-11-28 22:28:13

相关推荐

慎终追远:汉字中的祖先文明

个体的生命,于历史长河而言,有如宇宙微尘,转瞬即逝。这些绵延短暂的瞬间,在亘古不变的时间流逝中,却构成了异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繁衍序列,此时此刻的我们,既传承于彼时的过去,也必将存在于遥远的未来。

《礼记·大传》云:“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别之礼义,人道竭矣。”其中的“祖祢”“子孙”,大概就是万千众生的“过去”与“未来”了。在古人的思想中,处理好“自我”与“祖祢”“子孙”关系,才能够继往开来,获得“人道”之旨。

祖宗

“祖”本泛指先祖,故有祖父、曾祖、高祖、始祖之称。《诗经·大雅·生民》孔颖达疏云:“祖之定名,父之父也。但祖者,始也,己所从始也。自父之父以上皆得称焉。”

其甲骨文作“

”,象男性生殖器之形,体现了先民对繁衍生息的崇拜,也是祖先观念萌芽于父系氏族的社会历史在语言文字中的遗留。后加“示”旁,作“

”。汉字中,从“示”的字,都和祭祀有关。《左传·成公三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古代人文社会中最重要的活动。“示”的添加,展示了人类对“祖先”的认识从自然走向文明,也折射了社会发展中人文主义光辉的逐步生发。

《说文解字》云:“祖,始庙也。”“宗,尊祖庙也。”“祖庙”“宗庙”均为祭祀先人之所,如细加区别,祭祀“始祖”为“祖”,其他为“宗”。《史记·孝文帝本纪》:“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裴骃集解引应劭曰:“始取天下者为祖,高帝称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为宗,文帝称太宗是也。” 开创者为“祖”,后继者为“宗”。在历代帝王的谥号中甚为鲜明,如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其后则为太宗等。

“祖”是家族的开创者,其功德可彪炳后世,警示后人,值得子孙继承效法。因此,“祖”就引申为遵循、尊奉之义。例如:《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盐铁论·论儒》:“文学祖述仲尼。”又可引申为其他事物的首创,如最早的书籍刻本为“祖本”;学术的创始人称为 “祖师”“鼻祖”等。

中国古代是宗法制的社会,血缘不仅仅是亲情的代表,也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周礼·考工记》在记载营造国都建制时说:“匠人营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是指天子建国,要在宫殿左边建立宗庙,祭祀列祖列宗;右边建立社稷,祭祀土神和谷神。前者代表着在人文世界中血统的继承权,后者代表着在自然领域中对土地的所有权,两者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的象征。作为明清两代的国都,北京就沿用了“左祖右社”的建制。形成以“故宫”为坐标,“宗庙”(劳动工人文化宫)居左,社稷(中山公园)居右的格局。

宗法制度中,家族是由嫡长子继承的,故又称其为“宗子”,其他则为“别子”或“庶子”。为彰显血统的传承和权力的统一,祭祀历代宗庙的权力也是嫡长子的特权。《礼记·祭法》:“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但当支子被分封后,其后代可别立宗庙,奉支子为“祖”。以此类推,延绵不绝,形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等级关系。在血缘上的远近亲疏的人伦关系,就是政治上的“天子”“诸侯”“大夫”等尊卑不同的社会关系。“宗法”成为家族和社会双重谱系。在这个谱系中,向上追溯就是源头,向下扩展就是分支。因此,“宗”有“归向”“本源”等义,如《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我们常说的“万变不离其宗”。又有“派别”之义,故学术、宗教均可有“宗派”。如佛教的“天台宗”“净土宗”等。

文明的产生,是以人类的聚集为前提的。聚集则成“族”,古有氏族,后有家族。《说文解字》:“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族”为“镞”(箭头)的本字,捆扎在一起的箭头也为“族”,因此段注说“族族,聚皃。”“族”有聚集之义,如《庄子·在宥》:“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因此,“人群之聚集”亦称“族”,草木聚集则称“簇”。

《礼记·大传》说:“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唐人孔颖达对这句话有一段注疏,大概的意思是:因为自己亲近于父母,父母又亲近他们的父母,以此类推,我们才要“尊祖”。而祖先离我们太遥远了,而“宗”是祖先的正胤所传,所以要“敬宗”。族人既敬宗子,宗子就应该承担起管理族人的职责,不能让他们流离失所,骨肉相失。这样,我们的宗庙才会有子孙尊重,国家才能稳定。

在这里,我们看到“祖”“宗”“族”之间的关系,既是人情之所发,又是社会之所本。“宗族”个体,无论高低,是不能脱离开集体而独自存在的。集体中的每个分子,都应该履行符合自己身份的义务,也应该享受着应有的权力。同族之人,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因此,对祖先的祭祀,是维系族群安定团结、集穆亲和的重要精神力量和现实举措。《礼记》的这段话,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儒家的理想主义光芒,但不可否认这种理想是来源于现实世界,也希望能够照亮现实世界。正因为同族之间命运的紧紧相连,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将这种关系扩大化,则形成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犯罪,株及家族的极端表现。

先人

故去的长辈又可称“先人”,故有“先祖”“先父”“先母”等。“先”、“后(後)”甲骨文分别作

。前者象一只脚走在一个人的前面;后者从彳、止、幺,指迈着很小的步伐走在路上,会意为落在后边。可见,“先”“后”本为空间概念,后引申为时间上的前后。人伦关系中的先后,就成为我们的长辈。

《诗经·小雅·小宛》:“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毛亨注:“先人,文武也。”即周的始祖文王和武王。和“先人”相对的便是“后人”。

“先”还可用于“先帝”“先师”等意义中。例如:《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释奠”是古代学校的一种礼,陈设酒食以祭奠先圣先师。由于儒家思想在汉以后的统治地位,在历史上,常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

中国社会对祖先的尊崇和祭祀,除了社会制度的因素,也包含着古人对“生死”的认识。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但在死去的世界里,人是消失在无尽的时空,还是以某种形式存在?这是人类千百年来共同面临的思考。在无法感知的世界里,我们去了哪里?《说文解字》云:“人所归为鬼。”《尔雅·释言》:“鬼之为言归也。”人死而为鬼,基本成为古人的共识。在这个共识的前提下,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面对先我们而去的祖先之“鬼”;二是如何面对我们自身死去后的归属。

前者有了古人对祖先之神的尊崇与祭拜,希望先祖神灵保佑后代子孙的顺遂昌盛,例如:《左传·哀公二年》记载卫国的太子蒯聩在战争中的祷告:“曾孙蒯聩敢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敢告无绝筋,无折骨,无面伤,以集大事。大命不敢请,佩玉不敢爱。”康叔是卫国始封君,周文王是康叔的父亲,而襄公是蒯聩的祖父。都是“先祖”,向他们祷告希望自己在战争中能够免于伤害。

同时,对祖先神灵的祭祀,也承托着对先祖之功的颂扬赞叹,以此来激励后来之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文字尚未产生之前,祭祀先祖更是对人类历史的记忆和回顾。当有文字以来,则作铭以称颂先祖之美。如《礼记·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恶焉,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孝子孝孙之心也。”《史记·礼书》:“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祭祀先祖,更有对自身死去归属的寄托。古人将“死而无后”的帝王之鬼称“泰厉”,《礼记·祭法》孔颖达疏:“泰厉者,谓古帝王无后者也。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因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民俗心理,既是对自身在现实世界中血脉传承的重视,也有对自己在神灵世界中有无归依的忧虑。

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丧尽其哀,祭尽其诚。对父母之丧和先祖之祭的哀痛与诚敬,既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又是礼俗教化的有效途径。把“自我”置于继往开来的人类繁衍中,死不再是冰冷的消逝,生也不再是虚妄的瞬间,个体生命才会在历史的裹挟中赋予永恒的意义。用彼岸世界的先祖温情照亮和维系此岸世界子孙的情感,正是祖先崇拜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中国人在追寻叶落归根、认祖归宗的情感归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