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学界视窗】“互联网 教育”从“人”开始

【学界视窗】“互联网 教育”从“人”开始

时间:2022-12-13 17:50:31

相关推荐

【学界视窗】“互联网 教育”从“人”开始

1984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物理系的蒂姆·伯纳斯·李,进入由欧洲原子核研究会建立的粒子实验室,接受了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开发一个软件,使分布在欧洲各国以及各地的物理实验室的最新信息、数据、图像资料可供大家共享。1989年,年轻的伯纳斯·李为他的发明正式定名为万维网(WWW),自此开启了令人激动的、波澜壮阔的互联网革命。短短30年,互联网独领风骚,重构与颠覆了世界的各个行业。

教育领域犹如“互联网焦虑”患者,在激动与焦虑之间徘徊,在希望与失望之间跌宕。

根源——

被看见的技术应用,被忽视的技术本质

焦虑的根源在哪里?梳理近两年来“互联网+教育”的各类文献,不难发现,人们对“互联网+教育”的研究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与高度。总的来说,研究可分为四类:一是从宏观视角,谈“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与目标;二是从产业角度谈“互联网+教育”的前景与盈利模式;三是从实践角度,谈学校和教师应用的案例;四是从技术和产品角度,谈技术在教育中可能的应用模式与空间。

显然,关于互联网,人们感兴趣的主要是如何使用它。抛开对盈利的探讨,宏观视角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模式重构的期待。这显然是个很高的目标。从实践角度谈学校和教师的应用案例,具有示范价值,但转化为常态尚有困难。而从技术和产品角度谈,往往与教师具体的应用实际缺少联系。因此,对目标的焦虑,对实践的焦虑,对技术无法转化为教育场景的焦虑,笼罩在每一位教育者心中,不由得让人深深叹息。

海德格尔早就指出,把技术看作工具或者手段的传统立场,无法触及技术的本质。技术总是产生着作为工具所指向的目的之外的结果,工具只是技术的功能角色之一,技术在人类实践中的角色和内涵要比工具广泛和深刻得多。

所以,我们要走出工具论的应用视角,把互联网当作一种生态性的要素,而不仅仅是工具、产品或应用。

误区——

被看见的连接,被忽视的人性

人是最重要的连接要素,这一点不难理解,连接了人,才能产生交互,才能占据时间。但是学生不是被动地等待被技术连接的对象,不是被动提供数据和信息的个体,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终端。他们是能动的因素,他们具有学习能力,有思考能力,他们会交互、会分享,他们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在发展变化,共同成长。

“互联网+教育”不断进化的重要力量,就是人本身,连接是对话、是交互、是关联、是合作、是思维、是创造。因此“互联网+教育”,首先要看到的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存在。

近期看到一篇报道,日本发明了一个像兔子耳朵一样的智能脑电波产品,只要戴在头上,头上的脑电波传感器就会探测并自动分析检测到的脑电波,随着人状态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集中注意力时,兔子耳朵就会竖起来;身心疲倦时,兔子耳朵就会垂下来。于是就有人立刻联想到可以在教育中应用——学生可以都带着这样一个兔子耳朵,老师就可以看到哪些人在走神,哪些人很专注,因此可以更加精准科学地研究教学。

与作者相反,看到这则报道,想到这样的课堂场景,笔者的第一反应却是不寒而栗,如果未来“人”以这样的方式存在,那么“人”的存在价值究竟是什么?互联网与“人”的连接,应该遵循怎样的价值观?

当技术变得越来越强大时,当我们想让学生带上“兔耳朵”,穿戴上各类检测仪,甚至已经发明出来可以监测学生行为的“智能座椅垫”时,是否想过学生这一端的感受?他们是否有知情权?他们是否有选择权?他们愿意在各类传感器前面表现真实的自我吗?我们凭什么想当然地认为,他们那么愿意戴上“兔耳朵”,带上手环呢?凭什么学生不认为脑电波的监测就如小偷一样偷窥他们的秘密呢?我们是否在强加给学生数字镣铐?我们是守望者还是监控者?人有情感,有想象,一切的连接,要维护学生作为人本身的价值。如果没有价值观,所谓“互联网+教育”,就会变成对学生主体性的贪婪攫取。

“互联网+教育”,在“+”的两端,一端是技术,另一端连着的是“人”,连接的出发点和归宿,永远不能少了“人”,“人”是连接的核心。没有对人性的洞察,没有对人性的尊重,则信任必然坍塌。节点、控制、传感、生态,关于连接,不是冰冷的用词,人性、信任、敬畏、谦卑、责任需要相伴左右。

学生是人,是活生生的有感情、能发展、有能动性的活泼的个体。百度百科云,人性,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如:对成功的渴望,对尊重的需求,对与人相处的期待,对新鲜的好奇。当然,懒惰,追求惬意,同样是人性的一部分。人性化是连接存在的理由,人有被连接的意愿,需要在尊重个体、知情权、用户许可、隐私保护、产权保护等方面得到基本的保障。

反思——

认识技术本质

治疗“互联网焦虑”显然没有立刻见效的万能胶囊。我们要走出工具论,打开技术自身的“黑匣子”,看看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思考技术的本质及内在的特征。

1技术的核心特点是进化,“互联网+教育”需要耐心

复杂性科学奠基人、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对技术的本质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在很多人眼里,技术是“死”的,但在阿瑟的眼里,技术的核心特点是:它是进化的。

以输入输出设备为例,最早人们采用穿孔的卡片来输入输出程序和数据,解决了数据和程序无法存储的问题,但是因卡片难以读懂且不方便,发明了键盘和显示器。再因为图形界面软件的普及,鼠标应运而生。如今人们可以使用传感器、触摸屏等更便捷的输入输出设备。技术总是进行这样的循环,为解决老问题去采用新技术,新技术又引发了新问题,新问题的解决又要诉诸更新的技术。

理解了技术是从已有的技术集合中一点一滴建构出来的,我们就能理解,技术就如同“活”的生物体,它的演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技术进化到何种程度,在偶然和必然之间,有着不确定性,难以一蹴而就。

我们需要调整心理预期,不能寄希望于某个产品或某个技术,寄希望于找到“互联网+教育”的黄金法则,或者普适的办法,这是不现实的。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遵循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在信息技术领域,常有一些定律,例如:安迪-比尔定律,它的原话是:比尔要拿走安迪所给的,比尔是微软的比尔·盖茨,安迪是Intel的CEO安迪·格鲁夫,意思是指软件功能的增加,以不断吃掉硬件的性能为代价。尽管有人说摩尔定律已经过时,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时代的三大定律: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迈特卡尔定律,直到现在还依然若隐若现地诠释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2“互联网+教育”不是“低垂的果实”,而是需要“垫脚石”

人们用“被恶龙守护的低垂的果实”形容一些有非常重要应用价值的、容易攫取成果的科技创新。“互联网+教育”是那个幸运的“低垂的果实”吗?

“互联网+教育”伴随科技进步一路走来,似乎每个阶段都看到无穷的可能性,但又困难重重。在应用层面,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似乎唾手可得,但是又有哪些被广泛而深度地应用呢?我们不得不悲伤地发现,“互联网+教育”中,低垂的果实早已经被摘光了,下一个果实,依然需要更多的“垫脚石技术”。

3技术发展于继承,“互联网+教育”更需要积累

与技术一词总是如影随形的往往是“发明”“创造”“颠覆”等。这些词常使人误会新技术是来自天才们孤军奋战,而不是衍生于此前的技术。事实上,新技术的构成来自于那些已经存在的技术,而这些新技术又能为进一步的发展和建构提供模块或基础。新技术一定衍生于此前已经存在的技术之上。新技术实际上是由先前做出铺垫的一系列设备、发明和理解而堆积形成的金字塔。

无论是大数据分析技术,还是学习分析技术,或是自适应的测试技术,都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方能具有真正的应用价值。我们常常低估了技术进步的难度。

发展——

提升人与技术的连接能力

任友群教授用三个特征“主战场、大规模、常态化”来形容理想的互联网教育应用场景,直指“互联网+教育”的核心。如前文所述,这样的常态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而无论怎样发展,人是连接中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如何连接到人,是技术要研究的问题,而“人”本身,能否具有足够的能力连接技术?人若无连接能力,则再好的技术也无可奈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远远超出工具范畴,是一种思维方式。如何让学生在未来拥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如何提升人与技术的连接能力呢?

1理解“万物皆比特”,善用技术解决问题

“世界是数字的”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要读懂这句话,就要理解隐含在这句话背后的思想。所谓数字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式转化成计算机能够解决的方式。

要把一个看起来困难的问题交给信息技术解决,就要分析问题,并将其变成与信息技术工具相适应的方式来解决,这是对每一位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公民的要求。要理解数字化的本意,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问题特征,思考其如何能被自动化处理。

学生要善用技术设计实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养成数字化学习的习惯;掌握相关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运用其从事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2提高对新技术的探究与适应能力,成为技术的理解者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信息技术依然会是社会和经济领域中最活跃的推动力,新技术必将层出不穷。人们总是乐观地认为,学生无需学习就会使用智能手机,就会进行网络搜索,因此学生似乎天生就具有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只能称之为“低水平”技能,学生喜欢的只是便捷的操作、友好的界面、即时的社交网络,以及快速搜索到的答案。但是当新鲜感过去后,就会感到厌倦,他们只能成为简单的使用者。

真正要提升的是学生对技术的深思,例如:新技术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它带来了什么新的问题?新技术的操作规律是什么?技术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评价它?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3树立技术规则与规范意识,成为技术的创造者

网络、机器人、无人机,在这些看得见的产品和工具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支撑?驱动信息科技发展的背后,是一双看不见的手,是一整套不断发展变化的协议与规则。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不仅要成为熟练的操作者、深刻的理解者,也可以成为技术的创造者。而创造,不应仅仅是创造应用层面的产品,学生还应该明白,应用与规则密不可分,设计技术规则、制定技术标准、遵循技术规范,是融入和创造未来信息世界的重要法则。

4提升算法意识,理解算法创新的价值

要让学生明白算法创新的价值。例如:早期搜索算法是完全按照关键字的密度进行排序,主要根据关键字在页面中出现的频率高低进行先后排名。这种排名算法有很大的弊端,用户辛辛苦苦搜索出来的结果,也许就是一堆关键字罗列的页面,没有任何价值。而谷歌公司的创始人布林和佩奇设计的PageRank算法,则计算每一个网页的PageRank值,把网站获取外部链接数量的多少,作为判断页面重要性的依据,外部链接数量多,证明网站更多地被其他网站认可,网站就越重要。谷歌公司也因为这个算法,成功地击败了其他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了有价值的搜索结果。

5提升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理解数据的价值

学生未来无疑会面对比以往时代多得多的数据。除了要明白算法在数据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外,大数据的分析,也将给学生带来观念上的挑战。

“互联网+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面向新事物的事业,万物不止,万物未竟,永无止境。在“+”的一端是互联网,我们要拨开眼花缭乱的互联网应用,重新认识技术的本质,理解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必焦虑,只需要积极实践,耐心等待、持续积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会到来。另一方面,在“+”的另一端,我们要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认识到他们不是被动等待连接的学生,他们是主动发展的人。我们要直面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在理解并尊重人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与技术连接的能力,提升对技术的探究和适应能力,具备规则意识,提升计算思维、创新算法,从而成为未来技术的使用者、理解者和创造者。

徐孝国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