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抓特点 重内涵 立体化——打通研学旅行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之道

抓特点 重内涵 立体化——打通研学旅行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之道

时间:2023-10-28 01:49:11

相关推荐

抓特点 重内涵 立体化——打通研学旅行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之道

导语

研学旅行基地需把握研学旅行之特点,因段施教,搞好学段对接,并从独特性、典型性、知识 性、系统性等方面,提升自身资源优势与竞争力,注重内涵式发展。文章针对当前研学旅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调研实践认为,应从“学段对接、深挖内涵、立体呈现”三方面着手,系统开发研学旅行基地课程资源;对应中小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结合传统哲学思想,建立“下学上达、本末一贯”的研学旅行 “立体呈现”模式;从“道-学-术-物(器)”等方面,构建完整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体系。

研学旅行既是一门新型的综合实践课程,也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形式。学生从校内相对单一的教学空间,进入到校外丰富多彩的社会空间、自然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其身心的应激模式与在校内空间是完全不一样的。校内教学犹如驾校练车,校外教学犹如驾车上路。这空间的转化,学员身心的应激感受区别很大。因此,校外研学基地要针对这个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变,不能把研学基地简单变作一个校外的课堂,否则会失去研学旅行本身的效果与价值。然而,当前国内诸多研学旅行教学,要么失之太浅、太浮,要么失之太重、太深;课程设计没有章法,多简单地照搬“游中学、学中游”,一是不能充分挖掘基地的研学资源,二是研学资源没有立体性且存在资源的浪费现象。同时,笔者之一亦曾多次带队参加研学旅行,深感研学课程不能充分调动研学受众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研学过程中,研学的整体感受比较单薄。针对这些情况,结合调研实践以及研学基地实际现状,笔者认为开发研学旅行基地的课程资源,需注重“学段对接,深挖内涵,立体呈现”。

一 把握研学特点 搞好学段对接

景区转型为研学旅行基地,首先要把握准研学旅行活动的特点,即群体特殊、性质特殊、过程特殊、意义特殊;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改造提升。

研学旅行的特点之一是群体特殊。研学旅行的受众群体目前主要是在校的中小学生,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团队游客。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身心处于发育过程中,不是很完善健全,生理与心理都需要特殊研究与对待。其具有如下特征:身体活力无限,但又相对柔弱,容易受伤;心理好奇、探索欲望强,又容易争强好胜、嬉戏打闹;大多数都处于人生最叛逆的时期,加之大多为独生子女,家中长辈对孩子的安全方面要求严格。同时,研学旅行出行人数规模大,时间相对比较集中。

研学旅行的特点之二是性质特殊。研学旅行非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而是一种教育形式,被纳入中小学校的教学计划,属于综合活动实践课程。所以,研学旅行必须首先体现其教育性,重在“研学”。固然研学旅行作为教育形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脱离了教育性,研学旅行也就无从谈起。

研学旅行的特点之三是过程特殊。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校外教育形式,活动过程比一般的旅游相对要严肃和规范。比如,研学旅行的过程要有研学的教材、执行手册、导师,还要有考核评价等。但在规范的同时,研学旅行也十分注重趣味性、体验性。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趣味与体验,研学旅行也就失去了魅力。

研学旅行的特点之四是意义特殊。研学旅行是教育领域的一项变革,同时也是促进旅游消费、提振旅游产业的强心剂。研学旅行的开展,具有非盈利性质,公益的特点明显。由于研学旅行的社会关注度比较高,除了可给研学基地景区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外,还有助于景区的宣传与营销。

基于这4个特点,需要做好研学旅行基地景区的学段对接工作。研学旅行是从小学4~6年级、初中、高中3个学段开展的教学活动(当然也存在一些争议,但学段区分的观点是共同的),基地景区在进行研学旅行的规划与转型的时候,要明白自己是要对接哪一个学段,可以只针对一个学段,也可以针对所有的学段。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差别较为明显,接受教育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异。那么在基地的规划建设中,软硬件要有相应的调整,以接纳不同学段的学生;同时,也要开发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课程教材,实施分学段教学。

二 挖掘特色资源 注重内涵发展

任何一个研学基地,其资源禀赋都是有所侧重的,有的侧重自然、有的侧重科技、有的侧重人文历史等;有的基地资源相对单一,有的则比较丰富。无论是单一型还是综合型,我们建议景区基地都需要对资源进行深挖细研,进行内涵式发展。因为,中小学生集体走出校门,来到基地景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不是来看高楼大厦,也不是来看宾馆餐厅的,而是来学习知识、开拓眼界、提升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有不少景区基地盲目扩张发展,喜欢在外延对景区进行大手笔的建设,虽然投资很大,但缺乏精细化的规划论证,只注重表面效果,盲目照搬跟风,结果既失去了特色,又失去了机遇。

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想朝研学旅行基地转型的景区,首先需要对所在景区的资源进行更加深入系统地梳理,并相应地进行优化提升。研学旅行,对于传统的景区而言,就是一种深度旅游的产品。研学旅行对于景区资源禀赋的独特性、典型性、知识性、系统性等要求比较高。如果想承接中小学校研学旅行的教学活动,那么景区基地一定要从以下四方面提升自己的资源优势与竞争力。

第一是独特性,指“人无我有,人有我特”。这里的特,一定是要从教育角度体现其独特性,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因为,针对研学旅行,有些旅游资源虽然具备了非常独特的一面,但资源的内容与表现,不适合中小学生,或者超出了中小学生学习的范围。比如:一些博彩业、赌城类的旅游目的地、景点,一些寺庙宗教景区,一些富有历史争议的近现代历史文化景区,虽然资源具有特色,也有很深刻的历史文化内容,但因其所呈现的内容与学生的校内课堂所学教材无法统一、无法衔接,此类基地景区就不适合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

第二是典型性,也就是基地或景区的研学资源类型具备这一类型的标准形式。同一类型(同质型)的资源往往有很多。区域性开展研学旅行的学校,不可能每个基地都去研学。在选择研学基地时,学校或研学旅行组织服务机构,一般都会根据研学主题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基地。因此这就要求致力于开展研学旅行的基地,要将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进行典型化打造。

第三是知识性,是指基地或景区的研学资源要体现知识的含量、教育的意义。目前很多基地景区之所以内涵建设滞后,很大程度上是在资源的知识性上挖掘不够,体现的不全面、不深入、不系统。事实上,一个知识含量高的景区,本身就具备了很大的优势,对于开展研学旅行更是得天独厚。毫无疑问,一座博物馆、一个酒厂就比一个游乐园更适合成为研学旅行目的地。

第四是系统性,是指景区资源的不同层次、不同环节、不同因素围绕一个或若干主题进行有机的衔接与整合。景区的资源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又可以分作很多种。在资源与资源之间,要有一个主线来贯穿,要有共同的主题来引领;资源与资源之间要存在一个有机的内在关联。其实,这个主线、主题、内在关联,就是所谓的无形资源。基地资源的系统性体现了基地的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

三 融合道学术物 实现立体呈现

研学旅行基地景区的资源打造或言内涵式发展,要么呈现为盲目无序、混搭肤浅的特征;要么只侧重强调基地的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互动性特征,而弱化知识性、学术性等特征;要么强化知识性、学术性特征,而弱化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互动性特征。如果要将知识性、学术性、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互动性有机整合在一起,却缺乏一套有指导性的标准。为此,我们尝试提出一套“下学上达、本末一贯”的研学旅行资源的“立体呈现”模式,从“道-学-术-物(器)”去构建一个完整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体系。由此规划基地的研学资源,开发研学课程,可以有效对应中小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形成一个容易操作的参照模型。

所谓的“道”,就是理念、理想、情感等,这是研学旅行的核心。校园内的教育多以知识性的系统教育见长,而学生对世界的整体感知与全面素养的培养,则需要“行万里路”。尤其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如果仅仅是说教而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就不能形成稳固而鲜活的世界观、人生观。研学旅行基地景区应该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优势,将理念、理想、情感教育放在重中之重,最大可能形成对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无论是大好河山、历史人文,还是生产科技,都需要提炼出“道”,让学生通过校外空间的身心游艺,通过对自然山水、历史人文、科技游乐的观察、互动体验,深刻感受到研学基地所呈现与表达的理念教育。

所谓“学”,就是知识性的探求,或者是对“道”的学术性、知识性的探究。正所谓人不学不知道。校内的教育是书本上的教育,是从书本上学习间接的知识,更多的也是被动的接受。中国的基础教育大多是强调死记硬背。所以,校内教育的知识性学习,学生压力大,多感觉抽象乏味,学习到的知识不鲜活。校外的研学基地多是现场实景,甚至很多基地景区可以作为学生校内课本的印证或延续。如果说,校内的知识性学习靠的是大脑,校外的研学旅行教育则主要通过身体来进行认知,我们也叫做具身化认知,或具身化学习。通过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六触,全方位、全身心感知研学对象,获取直接的知识,这是研学旅行具身化学习的重要特点。所以,基地景区研学资源的规划打造,就要遵循这个具身化学习的特点,对于六触都要有所引导、有所涉及,呈现给学生鲜活而全面的研学知识。要让学生用眼睛去分辨,用耳朵去倾听,用鼻舌去感受,用发肤去触动,用心灵去感悟,从而解放大脑,激活身心,以最自然、最生活化的方式学习至深的道理,探索宇宙万物的规律。

所谓“术”,就是手段、方法、途径、技巧。景区基地作为研学旅行的目的地,需要面向教育系统来宣传基地的教育资源、课程教材、产品优势以及相关服务与安全保障。好的景区在吸引一般游客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加之传统的宣传引流渠道比较成熟畅通,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教学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到这样的成熟景区。但研学旅行不是旅游,成熟的旅游景区不一定就是合格的研学旅行基地。合格的、优秀的研学旅行基地,必须具备以下软硬件条件:第一,要有规范的研学旅行课程;第二,要有适合一定规模的中小学生开展活动的场地;第三,基地的食宿条件要满足研学旅行学生的要求;第四,要具备合格的研学旅行导师及相应的辅导团队;第五,还要具备安全保障体系。除了加强基地研学资源建设外,还要加强如何对教育系统进行有针对的宣传与攻关。因此,研学基地还需要编写研学旅行课程与教材,以表明基地资源建设的教育价值;这些课程教材可以出版,也可以分发给学校、旅行社和研学旅行服务公司。课程的开发是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一个核心与基础,因此一定要主动去开发课程,并进行宣传。也可构建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学旅游平台,让学生游前预习,游中深度体验与导览,游后复习、考核。可将平台的链接群发至全国的中小学系统以及研学旅行公司群,让学校的领导与老师身处异地,即可逼真体验基地的软硬件资源以及感受接纳研学旅行的实力;运用这一平台还可以非常便捷且专业地对研学旅行全过程进行记录、监控与考核反馈。

所谓“物”,也叫器物,一般是指景区基地可供中小学生研学的资源,多指有形的资源,比如文物、建筑、自然山水、工艺器物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的文化讲究“道器一贯”,中国的教育又讲究“下学上达”。一方面是说一些大道理、知识都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而是要下贯至生产生活中方方面面,大到国家的典章制度,小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道”要下贯到“器”中,就是要求知行合一,真行才能真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多动手,多体验,少说教,正如王阳明所言:人须在事上磨。研学旅行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器物”的作用和利用,学生要通过对器物的身体知觉而将深奥的知识与文化观念了然于心,而非过分动用脑力进行死记硬背强制灌输。

那些以器物的展示、展览、表现为优势的景区基地,则要充分挖掘并激活器物本身的文化内涵,也就是器物之道。中国文化讲“下学上达”,也讲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世世代代流传至今的众多的器物。朱熹曾说“玩物适情”,器物可以蕴含的东西太多了,比如科学、技术、礼制、民俗、伦理、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历史等等,都可以从器物中管窥。通过对器物的观摩、使用、互动体验,学生更容易接触更广泛的知识,悟得更深刻的道理;研学旅行也会因此变得更生动有趣,印象深刻。

来源:《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