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广东人为啥那么爱喝凉茶?

广东人为啥那么爱喝凉茶?

时间:2019-10-10 03:12:11

相关推荐

广东人为啥那么爱喝凉茶?

本 文 约 字

阅 读 需 要

6min

曾几何时,对广东凉茶的印象停留在了那种甜甜的罐装火锅伴侣。直到喝下人生中第一口癍痧,那种瞬间攻占脑仁儿的苦,才让我读懂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如一位网友的评价,感觉像是走进春天长眠的坟地。

癍痧凉茶别问!问就是上火

《素问·异法方宜论》曾提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晚唐广州司马刘恂也在其《岭表录异》中有过“岭表山川,盘郁结聚,不易疏泄,故多岚雾作瘴。人感之多病,腹胀成蛊”的表述。

层峦叠嶂的岭南地区高温季节与多雨季节同时来临的广东地区(传说中的“下开水”),炎热湿润气候超过了机体的调节限度,就容易诱发如脾胃湿热、湿温、暑湿、肝胆湿热等湿热症候。这种症候,在广东话中俗称“热气”(也就是上火)。但即便如此,岭南人民却没有选择从这方“热土”一走了之,而是一边品着凉茶的苦,一边创造着自己独有的文化,在山林虫鸟间繁衍生息。

特殊的气候条件,让上火就像台风一样,成了每个生活在广东的人都解不开的结。夏日不可多得的火锅、烧烤、小龙虾三连,在广东人的眼里,统统都太过热气。由于出场频率太高,在广东,一有头疼脑热,大家总能首先想到上火。

苦味祛火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湿热气候引发的病症在千年以前远比现在更为棘手。东晋年间,葛洪来到了罗浮山。这位《晋书》记载中“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的道学家在隐居炼丹之余,深感岭南气候湿热,瘴病流行,苦民已久。在《肘后备急方》等医学专著中,留下不少针对岭南气候特征的记载。以药性寒凉、解暑消毒的中草药熬水来喝,岭南人民以葛洪的理论结合实际,创造了最早的凉茶雏形。

葛洪与《肘后备急方》同其他各地一样,苦物祛火的观念在广东根深蒂固。

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借火气而升散。”久饮苦味儿凉茶,广东人从味蕾到三观,都对“吃苦”这件事显得更为宽容。

这颜色,看着都苦按药材使用数量,广东凉茶可分为“单方”和“复方”。“单方”就是只使用一种药材熬制的凉茶,像罗汉果茶、金银花茶等。“复方”就是用多种药材熬制,比方说在癍痧这一凉茶里,就包含了蒲公英、葛根等十几味药材。

罗汉果茶对广东人而言,凉茶是要煲的。锅子要是两边开口,茶水沸腾后会嘟嘟冒着热气的陶瓷凉茶锅最好。各样原料按照既定步骤,按两足量入锅。煲凉茶火候很重要,每次煲足5-6小时,期间充分搅拌以保持味道均匀。煲好后还要再焗上一时半刻,待药味儿渗出后,三碗水才终成一碗凉茶。最后配上陈皮,将既不凉,也非茶般苦涩的凉茶一饮而尽,一天的祛火功课才算功德圆满。

当然,凉茶也并不都是苦涩的。除了癍痧这种硬核实力派,对于初涉凉茶界的小白而言,甘甜的菊花雪梨水、竹蔗茅根水、罗汉果五花茶会给予他们尝试的勇气。茅根、竹蔗两味广东乡间随手可得的野物,却能为人们在夏日带来不亚于肥宅快乐水的大满足。

甘蔗茅根水但是,每每在街边看到将癍痧、廿四味一饮而尽,还要舔舔嘴的广东人,总会让人由衷佩服,一如清晨大碗喝着豆汁儿的北京大爷。喝得进最苦的凉茶,才配得上一声“靓仔”。毕竟,忍得住凉茶的苦,方可得免受热气侵扰的甘。

靓仔!成熟的广东人会自己找凉茶!夏夜的广州,暑气不易消散,一间间不规则排列在大小街区的凉茶铺,才是广东人的“心头好”。几个平米的小铺子、擦得锃亮的金属台面、古朴的大容量铝制水壶、写着凉茶种类的小牌子、玻璃门的立式冷柜,广州坊间甚至流传着凉茶铺多过米铺的说法。

回忆起小时候口舌生疮等不适发生时,长辈们煲凉茶时慈祥的笑,以及茶黑如漆,苦涩非常的凉茶,对不少广东青年来说可能是人生最初对于“苦”的记忆。不少广东朋友表示,当有一天一个广东人开始自己上街找凉茶喝的时候,说明他真正长大了。在强调效率的今天,“家作”凉茶和冒着热气的凉茶锅也不再那么常见。取而代之的是邓老凉茶、念慈庵、潘高寿、深晖、晨光、黄振龙等一干连锁店铺。如果时间允许,夏日穿梭于骑楼街巷之间,暑热难捱时,遇到街边也许名气并不响亮的老字号茶铺,那可真是夏日广州最美的初见。

于广东人而言,凉茶似乎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他们与无法改变的气候与环境挺直腰杆共处的智慧。立秋已过,北方即将挥别又一段汗流浃背的记忆,而在让秋分和冬至都不知尊严从何谈起的广东,凉茶还远未完成使命。褪去黑衫换上浅色T恤,饮下一碗凉茶抵御熬人暑气,做那个不上火的,最好的自己。经公众号“溯源君OCC”(ID:gmrbjzb)授权转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