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时间:2020-07-21 07:41:51

相关推荐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从三个方面着手:

01

训练专注力。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怪事:两个智力差别不大的小孩,在同样的环境中学习,成绩差距却很大。一个经常满分,一个表现平平。其主要原因是专注力差别。

老师的授课就像一个水源。专注力好的孩子可以一直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能把从老师那儿流过来的水,全部接收到自己的桶里。

可专注力差的孩子,上课爱玩、小动作不断、爱走神。这种情况,他能从老师哪得到的水量,就可想而知了。

很大家长、老师,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没有方法,只是口头叮嘱:“上课要注意听讲,别开小差。”可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孩子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呀。

专注力差,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1、注意力不能聚焦。上课时,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孩子不能把注意力“定位”到老师身上。总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2、注意力不能持久。刚上课,听得不错,过了不到10分钟,开小差了,坐不住了。

3、注意力不能快速切换。老师都讲第二道题了,孩子的思维还停留在第一道题上。

怎么办?练呗!方法有三类:

第一类是纸笔训练。这类方法特别多,一些专注力培训机构常用这类方法。我用过一套《125游戏提升孩子专注力》的书,很不错,可以给孩子试试。

第二种是游戏训练。方法也多,自己找找,选择适合自家小孩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样一个方法,在屋子里找不同:先带孩子去一个空间(卧室、客厅都可以),让孩子看清里面的布局,然后,让他出去,家长改变一些物品的位置,再让孩子来找。家长、孩子轮流做。特别有意思。可以试试。

第三种是正念训练。这是效果最好的专注力训练方法,但操作起来不容易。有本书叫《正念养育》,家长可以关注一下。

那么,有什么操作简便且效果明显的方法吗?

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寂听法”,且听——

第一步:临睡前,先让孩子安静下来,舒服地坐在沙发上,自然呼吸,同时,眼睛微闭,数自己的呼吸,一吸一呼算一次,共数30至100次(根据孩子情况,由少到多)——相当于古人的“静坐之法”。

第二步:待孩子数完呼吸,保护原样不动。家长讲故事或者是有趣的科学知识。让孩子的思维跟着故事走。

第三步:读完一篇后,让孩子睁开眼睛,由家长提问故事内容。最好是选择、判断、简答题都有。然后,让孩子根据故事提问,家长回答。可以带点小游戏,争夺“提高之王”、“答题高手”之类的。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从“静心”、“听故事”到“提问”,专注力的“聚焦性”、“持久性”、“转移性”都得到训练,还模拟了上课形式,可谓一举多得。

效果非常不错,不妨去试试哦。

02

第二个着力点:培养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的学习后劲会越来越足。

可是,以现在的教育形势,依靠学校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显然不现实,毕竟一个班那么多学生,老师也盯不过来,再说,学校是以教学成绩为主导的,没有精力去管这些。那么,这个“伟大、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只能交由家长来完成了。

怎么办?

第一、借助趣味阅读。前两天,我有事出外,恰逢儿子生日,电话上,我给他说:“我要送你两本书做为生日礼物。”儿子听了很开心。其中一本是《马小跳玩数学》,二年级版。拿回家玩了几道题,儿子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每天回家,都逼着我和他一起玩,非常开心,还要我给他买全套。

第二、在生活中引导。孩子通过观察生活、看动画片,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会产生兴趣,这时,家长要适机引导。我家小孩上幼儿园时,有一天,他找来一根针、一张纸,还让我给他弄来一碗水,他要按照动画片上的教程,做一个指南针。做了很久,没有成功,他气馁了,不愿做了。我鼓励他:“你没有成功,肯定是有原因的,你再想想,看是不是缺了什么环节?科学家要取得一项成果,可能会经历成百上千次的失败,你这不算什么。”他听了继续去做。过了一会,他惊奇地大叫:“爸爸,快来看快来看,我把纸压到水底,针漂在水面上了!”我过去一看,果然。他被自己发现惊呆了,兴奋不已。我就引导他:“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他就不断探索,终于明白,水是有表面张力的。当时,他做指南针失败的原因,我也没告诉他,鼓励他自己去探究。过了很久,他通过看动画片,明白了指南针没有做成功,是因为针没有磁化。

第三、及时回应孩子的发问,并加以引导。孩子在上幼儿园时期,会有一个特别爱问“为什么”的阶段。这其实是孩子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探究欲开始苏醒的表现。这个时期,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最佳时机,可惜被很多家长忽视了。

孩子经常问为什么,次数多了,家长就烦了。往往以“不知道”、“去看书”、“去问你妈妈”、“我忙完告诉你”这些话敷衍孩子。一次两次不要紧,时间长了,孩子从家长身上得不到回应,没有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探究欲就弱化了,对身边很多事就熟视无睹了,没有兴趣了。

所以,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的回应很重要,哪些问题适合直接告诉答案,哪些问题适合带着孩子去探究,哪些问题适合鼓励孩子独立探索,要分而待之。

第四、必要的工具辅助。

比如,孩子开开心心看《超级飞侠》时,会问:“爸爸,香港在哪儿?巴黎在哪儿?”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地球仪来帮他认识世界,同时激发他的兴趣。

再比如,当孩子开始背诗时,不明白“唐代”、“宋代”是什么区别,就需要一个“中国历史朝代表”来帮他。

当孩子问“树叶是什么组成的?”、“树叶的里面是什么?”时,需要我们给他一个显微镜。

当孩子问“月球上有什么”,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孩子一个天文望远镜。

其实,这些小工具铺成的路上,很有可能会走出一个大科学家。

03

学习方法指导。

要做成一件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方法和功夫。

以练武为例,两个不会武功的人,有一天,其中一个掌握了一些关节技,他就能轻松制服对方。这是方法的作用。

关于“功夫”。我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武师收了一百个弟子,其中一个家境贫寒,且生性愚笨,不受师父待见。整日只做些端茶送水、洒洒扫扫的事。待出师之日,九十九位师兄都得到了真传。只有他一无所获。临走,他跪在师父面前,乞求师父能教授一两招本领。师父白了他一眼,顺手操起一根棍子,抡了几下,往地上一顿,说:“去吧。”这呆徒弟如获至宝,谢过师父回家去了。自至,日日练习,从轻巧的木棍练到粗壮的铁棍。直到有一天,镇上来了个摆擂台的,打败了他的师父和九十九个师兄,没办法,他出马了。上得擂台,将把铁棍抡几下,大叫一声:“去吧。”望擂台上一顿,没想到把擂台砸塌了,对手跌了出去,呆徒弟上前几步,抡几个铁棍,大叫一声:“去吧!”朝那人胸口砸去。那人就这样挂了。

关于方法和功夫的关系,金庸先生在他的小说里也多次“探讨”过。比如,《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就分剑宗和气宗。剑宗对应的是方法,气宗对应的是功夫。令人不解的是,在金庸先生的表述中,好像剑宗武功比气功更厉害。

其实,要有所成就,方法和功夫缺一不可。

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小孩到了一年级,都会遇到一个识字关。我当时是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给他教认字的,他很快掌握了规律,遇到新字,也能用相应的方法去拆解学习。比如鸟字旁的字,肯定与鸟有关;鱼字旁的字与鱼有关;王字旁的字与玉有关。

学习数学,更需要方法。加减乘除的意义,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用数苹果、分苹果的方法给孩子解释清楚。

遇到应用题,怎样用分析法、怎样用综合法,要让孩子心里明了。

还要教给孩子一些记忆方法。比如数字法、口诀法、谐音法,等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