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姑苏叙事:“姑苏京华五老”

姑苏叙事:“姑苏京华五老”

时间:2024-03-18 02:20:49

相关推荐

姑苏叙事:“姑苏京华五老”

“姑苏京华五老”

文 沈伟东

“姑苏京华五老”是指王伯祥、章元善、顾颉刚、叶圣陶、俞平伯。他们自小都生长在苏州,多数还是同窗好友。有的虽未同校同学,可由于他们均是小有名气的学习尖子,而苏州又是个弹丸之地,所以相互也就熟悉了。“五老”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无不成为大家。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们相继前往北京工作,被苏州文人尊称为“姑苏京华五老”。

“姑苏京华五老”个个皆成大家,而他们除了学术成就的另一可贵之处,则是无论身处风调雨顺的年景,还是风刀霜剑的岁月,真挚友谊始终不渝,其情使人感佩。本文讲述的是“五老”中的小老弟俞平伯,在其人生低谷,受到其他四老深切关护的往事。

当年,俞平伯在一夜间,因《红楼梦研究》遭受不公平待遇,精神受到打击,包袱沉重。俞家门庭冷落,少有人再登门了。而王伯祥、章元善、顾颉刚、叶圣陶不仅未冷落他,反而是愈加亲近他,无不担心他们的“小老弟”能否经受得了打击。

大哥王伯祥首先登门了。他来到俞平伯家看望,并相邀他同游北海赏菊,继而又走进什刹海北岸的饭店用餐。王伯祥的热情陪伴和劝慰,使陷入思想苦恼的俞平伯精神压力解脱了不少。事后,俞平伯感慨甚深,他称王伯祥这次到他家是“惠顾荒斋”。在他晚年所作的诗中,依然这样深情地写道“借得临河楼小坐,悠悠尊酒慰平生”,特钤以“知吾平生”白文一章,以纪念王伯祥的这次陪伴和劝慰。俞平伯另有文章在回忆与王伯祥的交往时亦说:“王伯祥兄长我9龄,语云"十年长则兄事之’者,是我之益友、畏友也,相交半世纪以上,云萍离合,海桑变迁,难于殚述。”

其后,章元善、顾颉刚、叶圣陶也都及时通过不同形式,相劝俞平伯。其中顾颉刚对俞平伯的遭遇,既为之不平,又深感对不起小老弟,心情甚为沉重。

原来上世纪代初,胡适对《红楼梦》进行研究考证,是由对《红楼梦》早有研究的顾颉刚辅佐的。顾颉刚为胡适寻找资料、翻检史书。早年对《红楼梦》也极有兴趣并有所研究的俞平伯,因受好友顾颉刚的感染而加盟其间。后来,顾颉刚因忙于别的工作,俞平伯就从客串成为胡适的得力助手。正如俞平伯自己所说,古典文学评论《<红楼梦>辩》乃至《红楼梦研究》,是与顾颉刚两人合做的事。笔者曾查阅有关资料获悉,顾颉刚与俞平伯围绕《红楼梦》的研究,从194月27日至10月11日短短5个多月时间,相互通了26封信之多。王湜华认为:“如若没有颉刚先生的鼓励和督促,加上整理和保存,平伯先生不但写不成《〈红楼梦〉辩》,真还未必就去从事红学研究呢。”所以,在俞平伯因《红楼梦研究》遭受不公平待遇时,顾颉刚极为难受的心情不难理解。1981年春,俞平伯在追念顾颉刚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了当年顾颉刚看望他的感怀:“悲守穷庐业已荒,悴梨新柿各经霜。灯前有客跫然至,慰我萧寥情意长。”

事情也系巧合,正在笔者写述本文时,苏州作家王稼句相告,他手头保存有数枚当年章元善写给俞平伯的明信片,内容虽系日常琐事,从中亦反映了同乡友人间的真切和关护之情感。

俞平伯恢复自由后,叶圣陶就常请其来叙谈,俞逐渐成了叶家的常客。与叶圣陶有忘年交谊的常州李业文老师,在1991年3月的《文艺报》上撰文回忆说,1971年暑期,他照例赴京看望赋闲在家的叶圣陶。当时叶老的儿孙大都去了干校或农村插队,家中甚是冷清。一天,李业文看到一位个子不高、戴深度近视眼镜、穿圆口布鞋的老人在叶老的书房里相谈甚欢,他从叶老的长孙媳兀真处了解到这就是俞平伯,他脱口对叶老说:“刚才来的那位就是俞平伯啊……”未料叶老似笑非笑地对着他看了看,随即转过身去,未予理睬。时隔两天,李业文又看到冯雪峰来看望叶老,李业文深为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叶老担忧起来。于是,他谨慎地提醒叶老与这些人交往要有所顾忌。谁知叶老听后,双目圆睁,一脸怒气地看着李业文说:“这几天你怎么老是说我朋友的坏话,你不像是我的学生,到像是个十足的市侩!”事后兀真悄悄对李业文说:“爷爷对我说起你要他注意与俞平伯、冯雪峰交往的事,他说这些话要是出自三午(叶老的长孙)的嘴,定要给两个耳刮子,不打得他抬不起头来才怪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