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明亮一些 再明亮一些!” “明亮一些 再明亮一些!”——墨未浓“雾里看画”之三

“明亮一些 再明亮一些!” “明亮一些 再明亮一些!”——墨未浓“雾里看画”之三

时间:2020-09-22 14:02:09

相关推荐

“明亮一些 再明亮一些!” “明亮一些 再明亮一些!”——墨未浓“雾里看画”之三

——墨未浓“雾里看画”之三

【荷兰文森特·威廉·梵高《向日葵》】

墨未浓

对于黄色,我一向是敬而远之的。每一个人在一出生的的时候,就会对某种色彩有独特的感受,这其中的道理,很难去解释得清楚,也许是个体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使然吧。除此,没有更好的说法去自圆其说。

按理说,喜好黄色的人应该是心情明朗一片喜气洋洋的样子的。可是,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绝对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近乎痴情地深爱着自己内心世界里的爱情,到头来都是自以为是和一厢情愿。唯有一次初见端倪的所谓的爱情的光顾,也在他窘迫和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下偃旗息鼓。他的情感之路恰如他早期的画风,灰暗而晦涩。他是一个生活在低处的传道士,但他的灵魂却在高处孤独地高蹈着。可以想象,一个以生命之火供养着艺术之暖的终极痴狂者,在这样的处境之下,会做出多么惊人的壮举。从艺术的角度不难想象,他的割耳献妓是他为这个世界增加色彩的一种方式。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个卓绝的艺术家对来自外界的无端嘲讽与误解的自我解嘲。其中缘由,不再多说。

文森特·威廉·梵高的一句话我必须要摘录下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火,然后快步走过去,生怕慢一点他就会被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气不接下气。我结结巴巴地对他说:你叫什么名字。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有了一切。”他短短37年的一生只有弟弟提奥与他相依为命,心灵相通,所有的经济来源都由弟弟提供。他用一支左轮手枪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弟弟悲痛欲绝,不到一年忧郁而终。他的挚友加歇尔医生在他坟前栽上了向日葵,他一生挚爱着阳光般强烈的色彩,用苦难点彩人生。法国阿尔充沛的阳光滋养着他的魂灵,甚至在深夜,他也要把蜡烛顶在帽檐上或者放在画板上涂抹不停。他邋里邋遢,衣衫褴褛,脾气不好,沉醉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有人说他疯了,但在内心深处,他比这个世界还要清明。

他的人生恰如他的《向日葵》:炽烈,变形,辉煌,刺目,喧嚣,纯净。一团色彩的火焰,燃烧着整个天空。这与他灰色的人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现在我们看到的他的作品在色彩上已经有所斑驳,时光的触角在画作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任何自以为是的解读都已经不能触摸到他纤细而条分缕析的思维,甚至是一丝一毫的感受,也深入不到他忧苦而悲悯的内心。二十七八岁开始创作生涯的梵高,更像一个忧郁的诗人,他茕茕孑立着在艺术天空里匆匆地走了十年,自主遏止了生命的行进。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他的艺术如他嗜好的黄色进入了凤凰涅槃般的黄金季节。即使如此,也没有一个人舍得花一个铜板去买他的作品。1888年10月的一个黄昏,在法国阿尔阳光普照的葡萄园边,他在信中对弟弟提奥说:“星期天,我看到了一片深得像红酒的葡萄田,落日的余晖将雨后的田野洒上了黄金和深红及暗紫色。”此后,他创作了《红色葡萄园》,这一幅在他生前唯一卖出去的作品。400法郎,也是画家波克的妹妹对窘迫的梵高的怜悯。他的一生是龌龊的,上帝很少对他舒展笑脸。但在他死后不久,他的作品才拨开层层迷雾,愈见荣耀和光芒,直至荣登世界文化瑰宝之峰巅。

梵高一生创作了十一幅向日葵,现存两幅。一幅在英国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另一幅在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向日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梵高一生不可解读的人生密码。有生命蒸蒸日上的勃勃之气,亦有花瓣惨淡的枯萎凋敝之风。能看到欣喜,也能看到落日的余辉。不管是哪一种状态,都极尽渲染之能事,不是神似,而是攫取了你全部感官的感受和判断能力,使你如初始的淡然和幽静。继而血脉喷张,把所有的律规抛掷脑后,听从那种强烈色彩的召唤,或者折服于那些毛茸茸的点彩,屏声静气,等待命运的安排和时光的安抚。即使少有的几笔暗紫色或者黑色,也像蠕动的蚯蚓或跳动的血管牵引着你的神经。或许是被日光之焰烧焦,或许是藏匿着一种不便诉说的焦灼,都被强烈的色彩淹没在炽热的画板上。

我很少去端详或者直视那些向日葵了,看得久了看出了许多人生不想去碰触和反复的轨迹。仿佛那些澄明剔透的黄色在眼前越来越深,越来越暗;深得使你喘不过气来,暗得使你看不到前方那片将要动镰的麦田了。

梵高神明,该不会使用了变脸般神奇的多变之色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