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历代传统文化 服饰艺术的产生 从皇到冕的服饰文化

历代传统文化 服饰艺术的产生 从皇到冕的服饰文化

时间:2021-12-03 09:28:13

相关推荐

历代传统文化 服饰艺术的产生 从皇到冕的服饰文化

本文乃作者刘云溪讲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从皇到冕一 敬天思想的确立早期的中国服饰文化,从蔽形遮体的实用阶段发展到以舞降神的自然宗教阶段,那些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所看到的以“礼”为核心的服饰文化此时还未真正形成。能够表明中国服饰有别于西亚、埃及服饰,在具体内涵上有新的变异,是在西周的“敬天”思想确立之后。下面我们从冠的形式,即羽冠(皇)到冕的发展过程来审视中国服饰在这-转折点上的巨大变化。均处于无《礼记.王制》:有虞氏皇而祭。郑玄注:皇。冕属也,画羽饰焉。

现在还有谁能想到今日所说的皇帝之皇,其源头竟然是古人施行巫术时插羽于头上的冠饰呢?甲骨文、金文的皇字所示,显示了这一形象。《周礼》还存有这一记忆,《春官.乐师》郑玄注:郑司农云:皇舞者,以羽冒覆头上,衣饰翡翠之羽……皇,杂五彩羽如凤皇色。又云:望音皇。王字上饰羽为皇,应是指羽冠。古文字与古文献证明了古代王者戴羽冠的历史事实。今人解皇、释皇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也都证明,皇是以羽毛为饰的王之冠。汪荣宝先生认为“日象冠卷,小象冠饰,土象其架”。 郭沫若说:我意画羽饰之冕,亦是后起之事,古人当即插羽于头上而谓之即是有羽饰的王冠。

可见,皇字的本义原为插有五羽的王冠。李学勤先生也认为“原始的皇或许就是一种用羽毛装饰的冠”。那么皇是如何成为王冠的呢?民族学上有“均处于无”的说法。前文谈到中国上古巫觋的活动中有用羽饰来以舞降神、沟通天地的,当“绝地天通”巫觋成为专门职业之后,祭祀逐渐被秩序化,并将天地之神与祖先之神结合起来沟通其上下关系,即所谓“宾帝"。为使“宾帝”这类通天权力不被滥用,往往由王亲自担负这一职责,行使神权,如前示有虞氏皇而祭,再如“汤祷”中“剪其发、磨其手”以身为牲,实际上是一种祈雨巫术,剪发及爪正是巫术中最典型的“交感”方法。

还有人认为夏禹步也是巫舞的一种,而《山海经》所描述的夏后启“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其形象正是巫觋的形象。从《礼记》所载四代祭祀看均有冠饰。有学者认为,上古曾 有一个巫官合一的时代,“由巫而史而为王者的行政官吏,王者自己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仍为群巫之首"。这说明“君出于巫”的推断也适合于中国。周公始制天子衣冕现在,我们可以讨论羽冠皇是在什么时候转为冕的。相传黄帝作冕或黄帝臣胡曹作冕(《世本》), 郭沫若认为“冕亦是后起之事”。在某种意义上讲,冕成为皇权的物化象征,它的出现应与一套严格的仪礼规范相应。《礼记.王制》: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爵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从四代养老衣冠看,有虞氏时代祭祀着皇,夏时着“收”, 殷时着“母”,直到周才出现了“冕”冠。毛公鼎铭文有“虎冕练里"、“衮衣”、“赤市”等记载,《诗经.小雅》有“朱芾斯皇”的内容,赤市、朱芾都是指冕服中系在前面垂于带下的蔽膝。可见周时冕已被系统化了,说明冕的出现还要略早于周。《礼记.郊特牲》: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周弁。殷呼,夏收,三王共皮弁、素积委貌、章甫,毋追分别为三代王的玄冠名,升、好、收分别为三代再加之冠,未曾道及冕,这是因为三代天子一般在郊天、巡牲、射礼时着弁。弁形上尖下广,用五彩玉十二饰其缝中,后来发展为仅次于冕的冠饰,所谓“杂服,冕弁衣裳之类”。《春秋公羊传.宣公三年》解诂:皮升武冠,爵升文冠,夏曰收,殷日时,周日舟,加旒日冕。

据学者研究,收、存与弁类似,是前低后高而无饰物的帽冠,从“甲硫日冕”看,又似是冕之雏形。再看三代玄冠,委貌、章甫、毋追,其形今已难悉。委貌,取委曲有貌意,从顾恺之《女史箴图》看,状似多支羽翎,章甫,章明也,甫为斧,表明丈夫,是一种前高后低、顶作斜面的高冠:毋追,清人以为武梁祠禹像冠顶锐而下卑为毋追。文献所列冠名三代各异,从冠饰有羽的情况来看,三代玄冠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造型与意义延续的过程。近年来出土的夏商玉器与青铜人像冠饰,也许可以为我们补缀失落的早期冕冠形象。山东临朐龙山文化出土的玉冠徽为高冠状,形状如羽翎部分。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玉人头顶羽状高冠和安阳小屯商慕出土的玉雕神像高冠,冠顶中央有一羽翎,三星堆铜人冠饰也作羽状冠。

余例不再赘列。这些冠与甲骨文、金文皇字的上部貌似义同,一脉相承。如果说上述列举的羽冠,与收、爵、章甫、毋追相差不大的话,那么辱、毋追等冠饰就是从皇到冕的中间过渡。冕的雏形应是皇(羽饰),商时的章甫、爵大概已接近冕的形式,而规范完善的冕的出现应在周时,孔子的“ 服周之冕”也表明了这一-点。

规范的冕以及一套冕服制度实非周公独创,原是经史官吏共同制订,也非周朝立国之时所定,实为官吏们依据夏商时代的冒即帽的样式,在总结殷商礼仪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加以完善而成的。关于周冕的形象,《礼记,玉藻》记述了冕的内容:“天子玉藻,十有二旅,前后遂延。”其中玉藻是用五彩丝条为垂绳,而用玉贯串绳中,前后各有十二旒,每旒十二就,二十四就分两组垂于上玄、里缥的冕板前后。冕板一般为木制,多作长方形,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前端略呈圆形,后呈方正,其文化隐义是“天圆地方”;整个冕板前高八寸五分,后高九寸五分,前低后高。冕板下方是冠,冠的左右两侧各设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于发髻上,起固定冠的作用。再在笄的一端,系上-根丝带,由颔下绕过,系于笄的另一端。另在两耳之处,各垂一颗珠玉,也叫填或曰“充耳"。以示“充(塞)耳不闻馋言”。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服饰艺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