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佛教哲学 学习笔记-06-唯识古今-唯识学(上)

佛教哲学 学习笔记-06-唯识古今-唯识学(上)

时间:2018-09-10 04:29:18

相关推荐

佛教哲学 学习笔记-06-唯识古今-唯识学(上)

【本课提要】

按思想体系来分,唯识学存在两种分类:第一种分类法叫古今分类法,第二种分类法叫新旧分类法。本课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唯识学的古今分类法。

006.唯识古今——唯识学(上).mp3音频:00:00/06:49

佛教哲学体系的第四个体系是大乘唯识哲学。在民间,般若学是显学,大家都读《金刚经》和《心经》。但是在学界,唯识学从出现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是佛教哲学的显学。

按思想体系来分,唯识学存在两种分类:第一种分类法叫古今分类法,第二种分类法叫新旧分类法。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唯识学的古今分类法。

所谓唯识古学,是以世亲大师为代表的,所谓唯识今学是以陈那大师为代表的,这两者都是唯实学的宗师。但是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简单的来举个例子。举例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叫:唯识无境,一个概念叫:心识的三分法。

第一个概念,我们知道唯识学的基本命题是什么?是唯识无境。所谓唯识无境这四个字,就是我们如何去认识世界的方法的问题。怎么说呢?世界(所谓这个“境”就是世界)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我们的“识”来的,是用我们的“识”了知来的,所以“唯识”,所以“无境”。世界不存在,是我们“识”的反应。

那么我们的“识”存不存在呢?唯识无境嘛,“境”已经不存在了,识存不存在?所谓古学和今学的分歧就在“识”的存在性上。换言之,世界已经不存在了,那你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到底存在不存在?这是唯识无境的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就是所谓“识的三分法”。“识”就是所谓的“心识”,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叫做“见分”、“相分”和“自证分”,这也是它们自己的定义。

所谓见分,就是我们摄取事物的能力,举例说眼睛,就是我们看见事物的能力;

相分是什么?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反应给我们的形相,比如,桌子反应给我们的形相就是相分。而见分和相分是如何关联的呢?比如:眼睛看这个桌子,见分和相分它们之间是如何关联的呢?见分来摄取桌子的相分,是通过阿赖耶识来相互作用的。

那么我们最终感觉出的形相反映在心识上是通过什么反映的呢?不是见分,也不是相分。它们不过是动作,见分摄取了相分。我们真正得到物体的来源是“自证分”,这个自证分就是识的本体,它具有认识的能力,这个识是实在的。这两个概念明确了,识是实在的。

明确了这两个概念后,我们开始讲具体的例子:当我们看见一个东西的时候,用我们的见分(眼睛)的能力去摄取这个物体的形相的相分,然后阿赖耶识连接见分、相分的两者,在我们心识的自证分部分,感知了物体的实在性——是感知了这个物体的实在性,并不是说它真的存在。这个物体的相分并不是物体自身的,是通过我们的眼睛的见分转换来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事物的实在性是依托于见分,也就是自证分能感觉到事物是依托于见分的,这就是“依他起性”,唯识学里这叫:依他起性。所以,在唯识古学里,这个自证分,就是“识”的最终主体,它必须是实在的。

而陈那大师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是充满想象力的,就是他的唯实今学。古学承认“识”的实在性,它的实在性的部分在自证分上,到陈那大师这儿,把自证分的实在性也给否认了——世界不存在。你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也不存在。

唯实今学认为,所谓的相分,就是事物的形相,并不是世界实体的性质,也不是你眼睛(见分)摄取的,而是你眼睛派生出的幻境,怎么说呢?有没有都可以,是幻境。再换言之,你看见什么,不是你眼睛的能力的问题,是你眼睛的想法的问题。当然了你眼睛有想法也没有用,真正具有实在性的也不是反映在自证分上的,是什么呢?是梦!是世界形相的梦,我们叫相梦,形相的梦。再通俗一点说,你所看到的东西的形象,实际是你先天的经验就知道是啥东西的梦,而这个相梦是实在的,自证分是不实在的,整个“心识”是不存在的,整个存在的只有一个梦

这个先天遗传经验的概念,相梦的概念,可能就是康德哲学里提出的“先验”。陈那大师的这套唯识今学,后来就发展成了一套完整的因明学,就是所谓逻辑学。这就是唯识学的两种分类法中的一种,叫做古今分类法。

下一课我们讲唯识哲学的另一种分类方法,叫做:新旧分类法。

【个人笔记】

唯识学存在两种分类:第一种分类法叫古今分类法,第二种分类法叫新旧分类法。

唯识古学,是以世亲大师为代表的,唯识今学是以陈那大师为代表的。

关键词:唯识无境,心识的三分法。

唯识学的基本命题 是唯识无境,我们如何去认识世界的方法的问题,世界的存在,是我们“识”的反应。

识的三分法,“识”就是所谓的“心识”,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叫做“见分”、“相分”和“自证分”。

见分,就是我们摄取事物的能力,相分是什么?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反应给我们的形相,见分摄取了相分。我们真正得到物体的来源是“自证分”,这个自证分就是识的本体,它具有认识的能力,这个识是实在的。识是实在的。事物的实在性是依托于见分,也就是自证分能感觉到事物是依托于见分的,这就是“依他起性”,自证分是识的主体,必须实存。

唯实今学认为,所谓的相分,就是事物的形相,把自证分的实在性也给否认了——世界不存在。你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也不存在。真正具有实在性的也不是反映在自证分上的,是什么呢?是梦!是世界形相的梦,我们叫相梦,形相的梦。

唯识新旧的区分在于对于自证分的认识,唯识无镜讲的是客观世界是我们主体认识的结果,这样,客观世界就不存在了,那么,我们认识的能力存在吗?这是问题的关键,识的三分法,“见分”、“相分”和“自证分”,我们看见了一个椅子,在大脑中形成椅子的形状,而后认识这个椅子,椅子就是相分,见分就是眼睛看的过程,自证分即为识别椅子的过程,旧学认为我们能看到椅子,因为存在椅子,即依他起性,新学认为世界不存在,认识的能力也不存在,因此,所有的客观存在形成相梦。

【学习探究】

从科学角度观来看,人类接外部信息,只有五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此外没有任何其他通道抵达外物。那么这五大感官,它们全都是有自己明确规定性的。比如,视觉占据人类采集外部信息的80%左右。但是视觉是什么?它只是一个感光器官,也就是说,任何对象如果它不发光、不反光、不折光,它对视觉来说,就不存在。

视觉通过感光获得的是什么?是明亮。要知道,光是能量,叫光量子,光并不是明亮,光打在任何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都不会产生明亮的感觉。光刺激视网膜,视网膜把它转化为生物电,通过传入神经进入视中枢,视中枢把这个光能量错觉成明亮,然后让我们对对象有一个在感光方面的轮廓。明亮本身就是对光子能量的曲解。

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的视觉只看到宇宙光谱中的十万分之一,也就是我们视觉只能看见400纳米到720纳米波长的光波,这个狭窄曲段以外的光波我们一律看不见。400纳米以下是紫外线、X线、伽马(Y)射线,720纳米以上的长光波是红外线,这两端以外还有成万倍的光谱一律不在人类的视觉范围以内。

而且这个世界是没有颜色的,我们所说颜色实际上只是对光波波长的错觉。在人所能看见的320纳米的光波中,我们可以把它至少分辨为150种以上的颜色。要知道,世界是没有颜色的,颜色只是波长通过视中枢产生的错觉。

可见我们刚一张开眼睛,我们就扭曲了这个世界。我们把光量子扭曲为明亮,我们把光波长错觉为颜色。

而且这个世界也是没有声音的,我们所说的声音,其实是外界振动波这个能量通过空气震荡,传在外耳耳膜上,然后外耳耳膜的震荡传导到内耳,转化成生物电,通过传入神经,进入听中枢,听中枢把这个震荡能量错觉为轰然作响的声音。

如果我们的眼睛就是一个光谱仪,耳朵就是一个振频仪的话,那么这个无声无色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你能想象吗?那个东西可能才是真实的世界,仅仅是可能。也就是说,我们刚一接触外部信息,我们立即就把它扭曲处理了。我们在接收外部信息的瞬间,所谓外部信息已经变成主观信息,我们所感知的永远是我们的主观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

所以说,当今的科技与佛学并不对立,用科技来证明佛学的错误,并不是智慧的。科技本身也在发展和流变,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回头来看,曾经是学界主流的经典,现在看来,当时不过是井底观天,谁又能断言,现在的主流科技不是在一个更大的井底观天?当然,这并不影响这些成为未来更高成就的基础、阶梯和踏脚石。

而佛学也在不断流变,不断用符合每一个时代的语言来解决那个时代的问题,两千多年的积累经、律、论,从当年的一朵莲花成长为参天大树,很少有人能一览全貌。但这也不妨碍我们回观和观照到:佛学在哲学高度看待世界与人生的现象与本质,在当今这个时代依然能融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