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从佛教对诗歌的影响看佛教中国化

从佛教对诗歌的影响看佛教中国化

时间:2019-06-10 18:51:01

相关推荐

从佛教对诗歌的影响看佛教中国化

佛教传入中国,不但对汉语,对中国人的说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更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影响,尤其是诗歌。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极度发达, 这是佛教尤其是禅宗影响的直接结果。不但中国古代诗人大多信佛,而且很多和尚自己也都会写诗偈,有很多诗偈真的是写得非常优美,既体现了佛教境界,又道出了人间道理,还颇具艺术水准。

比如五代后梁的契此和尚写得《插秧诗》,这首诗我觉得作者很善于透过现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细节中去把佛教的人生哲理给说出来: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契此是谁呢?契此就是我们在寺院里常看到的大肚弥勒佛的原形。大肚弥勒佛是一个中国化的形象,肚子很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不过,原来的弥勒佛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大肚样子。这个契此乃是是五代时期浙江奉化的一个和尚,他写的这首诗非常有哲理,很形象地把佛教做人的价值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们种水稻插秧的时候,一个是弯腰低头,一个是退步,这是两个最基本的动作。插秧的时候低着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佛教是讲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看天一般是仰着头才能看到天,但是插秧的时候低着头也能看到天,倒映在水中的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个“道”可以理解成是“稻”谐音。我们插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稻”,同样地,我们修行的目的乃是为了获得“心地清净”,这“心地清净”就是佛教的“道”。这个“道”就是水稻的“稻”的谐音。

农民插秧最终的结果是为了收获稻谷,而我们修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心地清净”,修行就如插秧,步步后退,步步向前。我们在座的谁没见过插秧,但我们难以有契此和尚这般智慧,能从插秧这件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小事中看出佛教的哲理。

下面这首禅偈乃是南宋的一位比丘尼所作: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首诗真的很能体现禅宗的修行之道。禅宗要求我们回到自己当下来修行,不要向外求。“芒鞋”就是和尚穿的鞋。这个人整天到外面去寻找春天,踏破了芒鞋也找不到春天,结果回到家里,庭院里种着一株梅,正开着花呢,这梅花不就是春天吗?

我们都知道,梅花是冬天开的,你冬天在外面到处跑,怎么能找到春呢?而梅花本身其实就是春天,此时她才恍然大悟,发现春就是这个梅花上,就在自己家里,就在自己身边。自己的庭院里就有春,居然还傻乎乎地到处奔波去找什么春。这个很符合禅宗所讲的解脱。

禅宗说,解脱要在当下实现,解脱就在当下,不是说到哪里去寻找解脱。总之,修行不要到处乱走,当下就是修行。《西游记》主题歌中不也唱吗?“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脚下就是当下。

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把印度很生硬的佛学,变成了这样一种优美的诗歌,变成了形象化的东西,便于中国人来理解和欣赏,把宗教的信仰变成了美学的欣赏。

印度佛教的那些聱牙诘屈的刚硬概念,譬如说“空、有、法相、唯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你需要专门地去研究钻研才能了解其含义。而禅诗禅偈,它将佛学概念形象化为你头脑中的意象,从而永久留在你头脑中。

再举些例子,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成语最早出于唐未五代时期一个叫景岑的和尚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同样也表达佛教修行的理念:

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

一个人坐在“百尺竿头”,坐得那么高了,到了那上面都还不是真,还得继续“进步”,这就好像你爬树,爬到这个树顶了,你还得继续往上爬,能爬到哪儿去呢?再往上爬,你就回到地上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进一步”,你就回到地上,回到这个现实世界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十方世界”来了。佛教的学佛修行也是这样,学佛不要停在佛上下不来,佛是让你解脱的,你若执著于佛那反倒不能解脱了,这是达到一定佛教境界的话,这个话非常形象,“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你肯定要回到地上来,回到现实中来,你从哪里出发就回到哪里,不能飘在上面下不来。

上面讲的这些诗歌都是表达特定佛理的,还有一些诗歌除了表达佛理,还有很美的意境,这个就更多了,如唐末五代怀浚禅师的下面这首禅诗: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

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比丘在外四处云游,也不免生气思乡之情,“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朴实无华,但却很美!而接下来两句话则又太有哲理了。我们人生往往遇到很多“花谢”般的挫折,有时就会没有信心。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就是英雄好汉。我们看这个花,今年这个花掉了,明年这个花还从这里长出来,“花在旧时红处红”,“花谢花会开”,而且就在“谢”处开,人生也应该是这样,不过,与“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相比,这句诗更具有美感。

实际上,在禅师的眼中,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富有佛理的。禅宗讲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就是说自然界一草一木都蕴含着佛理,因而只要你有心有禅境,你就会发现禅其实就在你身边,禅机就蕴含在这个山清水秀之中,对于这一点,长期住山的和尚在这方面是最为了解的。

我们平时看这些自然界的东西好像没什么,草是草,树是树,但是经禅师们一说出来,我们便恍然大悟,原来确实有佛理蕴含草中树中。下面这一首诗更为有名,现在也被谱成歌来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夏秋冬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心不执著,都活在当下,那么任何时候都是好时光。

还有一首近代高僧“八指头陀”敬安法师写的诗,意境很空灵很美,曰: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这首诗特别美。敬安法师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和尚诗人,岸上的梅花倒映在水里,产生了梅花影,这个鱼在水中游,不知道是梅花影,以为是什么食物,就去吃这个梅花影,多么天真可爱的鱼啊!这首诗的意境你说要有多美就有多美,“鱼嚼梅花影”绝对是个上品,不细致观察你是发现不了的这个美的意境的。

佛教传入中国后,居然发展出了这么优美的诗歌,这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少有的。当然佛教的文学作品,除了诗歌,还有对联。中国的佛教寺院中,对联是很多的,而且很多对联都写得很有韵味,兰州有个白塔寺,寺中有副对联是这样写的:

剪一片白云补衲,

邀半轮明月看经。

这幅对联体现了和尚与自然合而为一的生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衲”就是和尚的衣服,衲破了,就剪一片白云来补;晚上想看经,就邀半轮明月来看经,而且还很节约,只是半轮明月,连一轮明月都舍不得,真是“一轮明月扮两半使”。

这幅对联把出家人自然随缘的生活表达得淋漓尽致。你要是用佛教术语来表达这种生活方式,空啊有的,不但不容易讲清楚,而且别人听了可能还听不太懂,但是这幅对联,谁都能懂。

我们中国人就善于把这个抽象的佛理跟东方人的形象思维结合结合起来,创造出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从艺术的评价角度讲,这幅对联绝对是上品。

我们不妨再来欣赏几幅中国的佛教对联。

大家如果去佛光山,佛光山有副写在出口处的对联非常好,曰:

问一声汝今何处去,

望三思何日君再来。

“望三思何日君再来”,我们都知道,“何日君再来”乃是邓丽君一首歌的歌名。这幅对联将传统的佛教与流行歌曲结合得天衣无缝。你拜了佛以后,从寺庙里面出去,他向你问好,“问一声汝今何处去?”非常关心你,你拜佛以后上哪去啊?

“望三思何日君再来”,什么时候你能再到我寺庙里来拜佛,非常有温情,而且结合了邓丽君的歌,非常通俗易懂,显示出一种人性的关怀。你到寺庙里去拜佛,拜完佛走了也就走了,但是看到这副对联后感官就完全不一样了,觉得很温馨,你以后就是冲着这句话也可能会再来。

中国佛教史上还有副著名的对联,也通俗易懂,很有名,曰:

世上好话佛说尽,

天下名山僧占多。

可以说,整个中国佛教,这十四个字就概括无遗了。“天下名山僧占多”,到处都是寺院,而且这些寺院都在风光秀丽的名山大川;“世上好话佛说尽”,佛都是说好话的。

如果你有机会参观寺院,那不妨去特别关注一下寺院廊柱上的对联,很多都是富有艺术造诣的精品,如:

净地何须扫,

空门不用关。

当然,还有一幅与佛教有关的对联,写得很妙,不是在寺院里,而是在山西平遥乔家大院写得很有趣,曰:

进来长发罗汉,

出去光面菩萨。

这幅对联充分表达了佛教的生活化气息,绝对上品。我们都知道,在佛教的形象中,罗汉和菩萨是不一样的。罗汉一般是不修边幅,不讲究威仪,甚至行为不羁,以此来表达个人解脱和豪放的境界。罗汉就是自我解脱者,有时也被称为“自了汉”,只求自己解脱,像“鞋儿破,帽儿破”的济公就是中国五百罗汉里面的一位。

但是菩萨就不一样了,他是负责教化工作的,形象非常端庄。进去理发的人,胡子拉渣,有点像罗汉;而理完发出来,很整洁,像“光面菩萨”,这既有调侃的意味,也是以佛教的方式来表示对来理发的人的尊重。说你是罗汉和菩萨,这不是对你的尊重吗?进来罗汉,出去菩萨,再发展就是佛了。

这幅对联贴在理发店门口,足以说明佛教对中国民间文化的影响之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