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兰学茶座:相隔700多年的两词人 为什么都爱用“梦境”作词?

兰学茶座:相隔700多年的两词人 为什么都爱用“梦境”作词?

时间:2021-09-11 09:56:19

相关推荐

兰学茶座:相隔700多年的两词人 为什么都爱用“梦境”作词?

纳兰性德的情感丰富,且敏感细腻、纯真深挚,尤以男女之间的恋情、爱情,深深地为其所困,词作的字里行间溢满真切婉丽、缠绵悱恻,纯净幽深的情韵,以及层层叠叠、迷离曲致的情困、情感、情伤、情逝、情痴,词人承负着情感的沉重压力和纠结,浸透了天真的忧怀和焦虑无奈。

在对唐宋明三代诗加以比较时,纳兰性德认为:“雅颂多赋,国风多比兴。楚辞从国风而出,纯是比兴,赋义绝少。唐人诗宗风骚,多比兴,宋诗比兴已少,明人诗则赋也,便觉版腐少味”。

他把能否运用比兴作为衡量词作好坏的重要条件之一。认为用典应适当,瘐信“句句用字”即用典太多,有失灵动;欧阳修又“一事不用”,禁绝用典,“故逐至于淡薄空疏,了无意味”;苏轼之词又伤于才,词作中倾注的真情实感不够,等等。

总之他在感情上更倾向于花间风格,在理论上则认为宋词更有价值。在填词写作实践中,虽力求兼取也能够兼取各家之长,但还是偏好“开一代词风”的南唐后主李煜的。

纳兰性德和李煜的“写梦词”

后世研究者也常以李煜来比拟纳兰性德,称“容若小词,直追李主”(梁启超);称也为南唐李重光后身也,“能使南唐坠绪绝而复续,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亚乎?”(周之琦)还有人分析以李煜比拟纳兰词的原因是“殆以词品相类也”(王煜)。

在纳兰性德的同时代人也是如此,评论《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后主之遗”(陈维崧);“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顾贞观)。南唐后主李煜与满洲贵族公子纳兰性德相隔670多年,但他们的词令在内容、情感以及风格上确实多有相似之处。

以词中梦的母题意蕴看,写梦词是李煜与纳兰性德最好的对比样本。李煜传世词较为可靠的共计34阕,有梦的毋题意象的18首;纳兰词目前的348阕中,写梦的词有百多首。

相隔近七百年的两位词人自觉不自觉地都以梦境作为词作的主体意象,说明写梦都最符合他们的个性气质,最能以酷似一脉相承的词作来宣泄心中难喻、口中难言的隐忧与苦衷。

李煜的经历非常独特:“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对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没有体验,所以填词也可以不染世俗,站在最高的位置上,也可以不受任何的约束,尽可抒发放下帝王架子的个人感受。无意间,在词作中找到了寄托与性灵的微妙机关。

李煜生在一个文艺最发达的邦国,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以他“生具异禀,眼有重瞳,颇具圣王之相”。但以继承顺序而论,君王之位应由嫡长子继承。

权力的祭台上永远充满血腥气,太子知道弟弟中老六最具竞争力,在重重疑心中毒杀了叔父,并让他的弟弟看着叔父身中奇毒、未及入殓时周身溃烂的惨状,来警示潜在的对手、皇位的凯觎者。

所以小小年纪的李煜就学会了“大隐隐于宫”,这是成年政客的诡计:纵情于宫女、宫灯、宫花的华丽阵仗中,流连纵情于酒色,告诉他日日守护着权力不被分享剥夺的太子哥哥,我是个酒色之徒,志仅此尔。

诡计撞上了天才,于是就有了他早期的优美小令。结果天天警惕着权力变生肘腋、祸起萧墙的太子偏偏命短、意外早逝,老六之前的排序王子也都先后夭折,皇位大权落在了李煜头上,躲之不及。

公元961年,李煜即位,时年25岁,名字也是这时候改的,之前名叫李从嘉。李煜字重光,因他生而重瞳,故取此意为字。一个“玻璃政权”交到一个婉约词人手中。结果很快的“流水落花春去也”。

早年写宫中生活,李煜的一阕《菩萨蛮》,就是今天放在纳兰词中,是很难分辨的:“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晓白清丽的词句中隐含着生动的剧情。有画面有神韵,如同读好的电影剧本的感觉。还有写幽会的“潜来朱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梦迷春两中”,都是以现实为梦的声色追求的生动画像之描写。纳兰性德的两阕《临江仙》可与李煜的《菩萨蛮》小令佳作相媲美:

《临江仙》其一:“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天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临江仙》其二:“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纳兰性德自学诗词歌赋起,至钟情于填词,从未被定格于某一风格内因袭模仿下去。

他喜欢李煜的“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与“烂口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优雅灵动;也喜欢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与“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这样未脱花间习气的绮丽柔靡;亦同样喜爱李煜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与“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对自然永恒和人生无常的锥心怆痛、落空哀感。但未更多粘染李煜的俗情冶艳。

他也有“英雄只废丘”的感慨,却也在“男儿何不带吴钩”的豪迈中平添了柔美悠长的意味。他能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我悟,没有当时汉文化人中的因袭承摹、堆垛典故的“吊书袋”风习。

纳兰性德就是纳兰性德,他借汉语言文字的高级形式——诗词,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和晓白高超的语言描述能力,将原本属于个人的哀怨瞬间融扩为天地人同悲同愁的大感慨,进而使他的词作具有了独特的美学个性,表现出非凡的文学灵性和造诣。

从情爱世界里融扩到茫茫宇宙人生、深入生命的悲剧意识,是纳兰性德与李煜的相通之道。李煜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词句出自《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清平乐》还有:“另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意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纳兰词中关于“梦”的意象

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皇位到开宝八年(975年)南唐亡,李煜成为阶上囚,昔的繁华落尽,命运的巨大变化冲击着他的情感世界,梦比现实被彻底打碎,就有了这样的以春草丛生作比,感慨离怨天边天际,风吹又生、绵绵不绝。

这与纳兰性德与生俱来的莫名哀伤,常有的为哀伤而哀伤的煎熬于其中的愿趣相契合。如纳兰词中的《东风第一枝》:

《东风第一枝·桃花》:“薄劣东风,凄其夜雨,晓来依旧庭院。多情前度崔郎,应叹去年人面。湘帘乍卷,早迷了,画梁栖燕。最娇人,清晓莺啼,飞去一枝犹颤。背山郭、黄昏开遍。想孤影、夕阳一片。是谁移向亭皋,伴取晕眉青眼。五更风雨,算减却、春光一线。傍荔墙牵惹游丝,昨夜绛楼难辨。”

此词可谓“风物起兴天下事”之作,比兴寄托,加唐代诗人清明郊游典故:“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物是人非、人非物是,意境所造阔大的歧义空间,引人无限遐想。“飞去一枝颤”的一个“颤”字,见桃花树,听莺啼清亮,又不觉心头一动,传神之笔令人想起李煜的那句词:“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王国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说的是温庭筠的词句子美,韦庄的词结构好,而李煜的词有境界。境界高,无以伦比之意。

有境界的词,好比词家只是完成了一半,另一半由不同境界的读者去补充完成的。评价说纳兰性德直追后主,是说这两位词人的词都是“神秀”之作,在这个层面上论,是高于其他的。

在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本里,此一章的结尾处原来还写有两句话:“故后主之词,天真之词也;他人,人工之词也”。

出版现代的版本,这两句给删掉了。换成王国维的格言体:“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可以推断纳兰性德非常喜欢做梦,如他自己所述:“谯鼓已三更,梦须成”(《昭君怨》)“梦好英催醒,由他好处行”(《菩萨蛮》)“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太常引》)。

梦多而乐于梦,这与梦者多有各种强烈愿望有关,也与梦者喜欢生活在真实的自我之中、乐于体验真实的情感有关。而这些愿望、情感在词作中表达,就要运用丰富的意象,由意象的叠加交互形成意境,由竟境的多维营造达成境界。

境界才能承载丰富的愿望,最大可能地释放情感,最大限度地增强艺术感染力。在纳兰词的意象出现频率中,感觉类意象以“梦”的出现频率最高,总数118次,其中单纯出现100次,复合出现18次。其它意象出现频率依次为:愁、寒、香、泪、冷、恨、相思。

纷纭多姿的意象世界,是内心情感的外化,是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艺术呈象的美学空间,是情感得奔湧激跃的精神版图。

“多情情寄阿谁边?”寄予纷纭多姿的意象世界。纳兰词在构建这个意象世界时,除了感觉意象,还多维地呈现自然现象意象、植物意象、动物意象、生活意象、人物意象、地理意象、建筑意象和时间意象等,并注重意象的多元性表达。

在“象”与“意”之间旦发生错位,就会形成意象语义的多元性表达,出现一意多象或一象多义;出现意象语义拓展,即师前人之意而易其传统之像,或用其象而易其传统之意。

特别是诗词意象具有历史继承性,凝了千百年来人类共同的特定情感,曾被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沿用。如“明月”、“西风”、“流水”,“长亭”、“栏杆”、“杨柳”,“天涯”、“江南”、“归雁”,“春花”、“秋夜”、“潇湘”。

纳兰词继承并善用传统意象作词,通过以意易象、改变句式、调整组合等艺术手段,在传统之外别开生面,别出新意,而没有留下明显不适的雕琢之迹,在信笔挥洒中流露天然之美、自然标格,彰显其独有的艺术个性。

特别是改变了自宋以降爱情诗词的淡泊、笨拙、套板,承续了花间体词作以女性为中心、词人化身为女性的“代言体”传统的精华,把爱情抒写得清新雅致、生动可感、真挚浓烈、一往情深,及至生命细节、情到深处、苦情咏叹,令人不思卒读。而写到高洁美丽之处,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